Mk 45舰砲

5英吋/54(Mk 45)舰砲是一现代化的轻量舰砲系统,是由5英吋(127 mm)L54 Mk 19砲与MK 45炮座组合而成。Mk 45舰砲是为打击水面舰艇、空防以及两栖登陆岸轰支持等多元目标设计。

Mk 45 - 5/54-舰砲
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的5"/54 MK 45射击特写
类型舰砲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Mod 0 - 1971—现今

Mod 1 - 1980—现今
Mod 2 - 1988—现今

Mod 4 - 2000[1]
使用方详见使用国家
参与战争/冲突越南战争
两伊战争
波斯湾战争
科索沃战争
反恐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1968
生产商BAE Systems Land and Armaments
生产日期1971
衍生型Mod 0

Mod 1
Mod 2

Mod 4
基本规格
重量21.7 tons
长度29.5 ft (9 m)
枪管长度22.5 ft(6.86 m)
直径5英寸(127)
操作人数3

炮弹
口径54倍径
液压,冲程19 to 21 in (48 to 53 cm)
载具舰载
射击仰角-15 / +65度,20度/秒
回旋角度中心线左右各170度,30度/秒
射速全自动模式16-20发/每分钟
枪口初速2,650 ft/s(808 m/s)全量装药
1,500 ft/s(460 m/s)减装药,照明弹
有效射程13海里 (24.1 km)
20海里(37.0 km)(Mod 4)
供弹方式20发的全自动弹药装填器

弹仓:

  • Ticonderoga级:600发
  • Arleigh Burke级:680发
  • 其他:475 to 500发
填充量7.75 lbs.(3.515 kg)

历史

自二次大战之前5英吋舰砲就是美国海军的主要舰载火炮系统。1964年美国FMC公司北方军械部开始研发新型舰炮系统,以取代当时重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尚不高且不易维护的5英吋Mk42舰砲系统。在设计Mk45型时,计划重点是减轻炮身的重量、提高可靠性、易于维修、减少操作人员。最后研制成功的Mk45型舰炮重量仅有21.7吨,操作人员减少到3人,机械结构也有所简化,提高了可靠性,更便于维修,但发射率也因此降低到最多20发/分。

1977年,美国FMC公司对Mk45型127mm舰炮进行了第一次改进。改进后的Mk45 Mod 1型127mm舰炮增加了自动选弹功能。Mk45型舰炮首次装备于美国海军加利福尼亚级巡洋舰(California-class),该舰并于1974年服役。在之后服役的美海军各级水面舰艇,如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Spruance-class)、塔拉瓦级两栖突击舰(Tarawa-class)都装了Mk45型舰炮,它主要用于舰上导弹的后备武器,并预备实施对舰作战、防空作战和对岸炮火支持。

设计

MK45型舰炮设备分为甲板以上的上部结构和甲板以下的下部结构:

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又分成砲管、滑板构件、砲架、砲台、上部蓄压系统、砲塔及射击孔护板:

砲管

Mk 45的砲管有使用MK19 Mod 0型和MK19 Mod 2型两种,其中前者为可拆换衬管设计,后者则为单筒式结构

滑板构件

滑板构件为舰炮射击的主要部分,包括了炮栓、后膛机构、摇架等部件。炮栓分为上、下垂直滑动型(上升时为输弹模式),炮栓把从摆弹臂升上来的砲弹卡紧入膛,同时接通电动撞针便可击发。后膛机构包括有液压式活塞驱动联动设备,能带动炮栓及所需部件的上升或下降,以便在射击后或遇到不发火弹时退壳。摇架在火砲工作时负责火砲的俯仰角轴线旋转,把从上部扬弹机垂直走向的弹药转换成火砲滑板的瞄准角度。 

砲架

Mk 45

砲架支承着炮耳、上部蓄压系统、滑板系统和砲塔等上部主要结构,它配有炮座圆环、瞄准和射击用的动力驱动设备,为火砲提供所需的瞄准和射击轴线。

砲台

砲塔由丁字梁增强型的铝制材料铸成,是整个上部结构的底座,并用来作为方向瞄准和安装大型瞄准齿圈的固定部件。此外也有保护火砲内部构件和操控员面对枪砲和核生化武器的攻击。 砲塔上另外装有出入口、系统通风设备、液压集油箱和缓冲减震设备。MK45型舰炮以吹气系统方式,在发射后开栓的瞬间将膛内的残留气体和残渣自砲口处吹出。 

射击孔护板

射击孔护板为可动式,在火砲进行瞄准和射击时,它限定了火砲的高低射界,同时又是砲管和弹壳退出的孔口。

下部结构

下部结构包括两部下扬弹机、弹鼓、引信测合机、上扬弹机及下部蓄压系统等部分组成。们完成将弹药从弹药库输送至砲塔内供弹位置的全过程。 与MK42型舰炮相比,MK45型舰炮的机械结构大大减化,它只有一个装填弹鼓,可贮存20发砲弹。供弹时,由弹药库的装弹手将分装式的弹丸和药筒从下扬弹机的两个装填口放入后自动上扬至弹鼓内,再由引信测合机装定引信,然后进入的扬弹机直至提升到砲塔内,转送给摆弹臂,当摆弹臂摆至与砲管平行位置时,砲弹便由输弹器推入膛内。

控制舱室

在火砲甲板下的舱室里装有EP1配电柜、EP2火砲操纵台和EP3显示器。EP1接收舰艇440V电力,经转换后分配给舰炮系统的各个供电设备;EP2上装有各种开关、键盘和指示器,用于系统测试,操作员通过操作这些开关系统寻找故障和检查故障源。 EP3位于下扬弹机装弹台旁,面板上的彩色灯为装弹手显示所需装填的弹种和停止装弹等指令。EP1、EP2、EP3还与一台电子引信测合机、电子引信仿真器和一台火砲指令响应设备(Goru)一起构成MK45型舰炮维修与作战训练系统(GMOTS)。Goru是GMOTS的中心部件,通过一个训练操纵台,受训人员可以仿真炮座的正常动作、系统故障和武器控制系统的指令,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低费效比的MK45舰炮的训练进程,对实际舰炮系统没有任何损耗。 

火力

Mk 45舰砲能发射半主动激光制导弹来提高命中概率,并具有全天候自动选择6种弹药的能力,提高对付不同目标的应变速度。舰砲能够发射7种不同炮弹,包括薄壁爆破榴弹(HC)、黄磷烟幕弹(WP)、照明弹(SS)、照明弹2(SS2)、高杀伤破片榴弹(HF)、半主动雷射导引炮弹(SALGP)、红外导引炮弹(IRGP);而引信则可选择机械时间引信(MT)、可控时间引信(CVT)、弹头起爆引信(PD)、弹头起爆延时引信(PPD)、红外引信(IR)、近炸或可变时间引信(VT)、电子可调引信(EST);火药则有标准装药、减装药、增装药、导引炮弹装药等。

在运行任务时,Mk 45舰砲可将炮弹、引信和装药配成各种组合。如果任务改变,组合可通过舰炮控制台上的功能开关予以变换,在提升机装弹位置上的显示板也标有待装的弹种指令。在舰砲转运间有EP2监控操作台和配有20发的全自动弹药装填器,转运间中可供砲长进行单炮控制射击,此外舰砲也可由中心部位控制射击。如以最高速全自动射击,一分钟内可清空20发弹药。由于自动弹药装填器的上限为20发,持续射击模式时需由三人炮班负责操作,以保持弹药装填器处于满载状态;20发以内的全自动非持续射击模式射击时可完全由电脑操作,在连射时将由下方的提升自弹库补充弹药。Mk 45舰砲系统的弹仓可保存600到680发弹药,补充清空的弹仓需要12至16小时。

衍生型

Mod 2
Mod 4

Mod 0

  • 使用机械式信管设置器
  • 两段式炮管,可抽换式膛线内衬

Mod 1

  • 使用机械/电子两用式信管设置器
  • 一段式炮管,寿命也延长至8000发

Mod 2

  • 使用固态逻辑电路和放大器取代延时逻辑电路
  • 使用封装式固态红外光电管取代机械开关和白炽光电管
  • 内装有自检仪器,可以随时检测出故障及故障部位

Mod 4

  • 炮管长度从原来的54倍径加长到62倍径
  • 基座环和炮耳支架由更坚固的材料制造,并重新设计滑动组件中的多个部件等
  • 因为新的性能要求和发射ERGM增加了火炮自身的负载,故改进了制退/复进系统、炮箱、弹壳托盘和抛壳机构
  • 炮体重比Mk45 Mod 2型增加约10%
  • 为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炮塔外壳进行了匿踪设计

圣剑砲弹(M982 Excalibur)

圣剑砲弹(M982 Excalibur)是美国雷神公司专门为多款155公厘自走砲与牵引砲设计的砲弹。基于「圣剑」砲弹的成功,雷神公司已研制出缩小版的「圣剑N5」127公厘(5英寸)砲弹,适用于美国海军各型Mk 45舰砲,并于2015年9月试射成功。雷神公司评价圣剑N5砲弹在维持精准度的前提下,可将射程延长至20到26海里(约36至48公里)。目前圣剑砲弹无法对移动中的目标实施砲击,目前雷神公司解决方案是利用舰载直升机进行雷射导引,未来将采用类似地狱火飞弹方式,在「圣剑」砲弹上安装毫米波雷达,让圣剑砲弹具备射后不理能力的精准砲弹。

使用国家

美国Cowpens CG-63巡洋舰射击中
 美国
仍服役中:
已退役
澳大利亚Arunta(FFH 151)巡防舰上的Mk 45舰砲
 
 新西兰
 丹麦
 希腊
  • 海德拉级巡防舰
 西班牙
  • 阿尔瓦罗·巴赞级巡防舰
 泰国
  • Naresuan级护航舰
 土耳其
 
台湾
日本日本
 英国
  • 26型巡防舰:Mod 4
 加拿大

参考文献

  1. . NavWeaps.Com. 18 April 2010 [24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