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6型130毫米牵引加农炮

M-46型130毫米牵引加农炮是苏联于二战后研制的一型牵引式火炮。长期是陆军野战部队编制内射程最远的火炮,担负反炮兵作战任务。

59式130毫米牵引加农炮
M-46 130 mm 加农炮
类型加农炮
原产地苏联
服役记录
参与战争/衝突对越自卫反击战[1]
第三次中东战争[2]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1946–1950
生产商莫托维利哈172厂
生产日期1951–1971
基本规格
重量行军状态8450千克
战斗状态7700千克
长度行军状态11.73m
枪管长度身管7150毫米 L/55
宽度行军状态2450毫米
高度行军状态2550毫米
操作人数8

炮弹130×845mm.R [4]
(R/184.6mm)
药筒与弹头分装
口徑130mm
后膛手动横楔式炮闩
液气式复进机位于身管下部
载具开脚式大架
射击仰角−2.5°至 45°
回旋角度50°
射速6 (正常)
8 (急速射)
5 (效力射)
70~80发/小时[5][6][7]
枪口初速930 m/s
最大射程27.5 km(榴弹) 38 km (增程弹)

设计历史

1946年4月开始设计新一代火炮,以取代二战时期广泛使用的过时的1931/37式122mm加农炮M1937(ML-20)152毫米榴弹炮等大中口径火炮。为此同时开始了两个系列的研制:

  • 彼尔姆莫托维利哈172厂(MOTZ)设计局,研发了M-46 (130 mm)与M-47型152毫米加农炮(射程仅为20,470 m),二者使用相同的炮架。正式型号分别为52-P-48252-P-547。1950年完成设计。1951年量产。
  • 佩德罗夫第九工厂设计局,研发了D-74式122毫米加农炮与152 mm加农炮。

直至1970年代新型152毫米加农炮入役,M-46是苏军主要的远程火炮。

M-46采用多孔式制退器(单气室多圆侧孔冲击式、胡椒面瓶式),变后坐制退机位于身管上部。炮架由槽型摇架、铸钢上架、铸钢下架、钢质焊接箱形开脚式大架和防盾组成。右大架上装有炮身推拉器使用炮弹发射时的充气的压缩空气把炮管推到发射就位,从行军状态转入发射状态需要4分钟。左右大架外侧各有一个千斤顶,用于把大架装在两轮前车上或从前车上卸下。大架末端有驻锄。行军时解脱反后坐装置,将炮身与驻退机后拉以缩短火炮行军长度,主轮后有千斤顶用于行军时锁定炮身。瞄准部分包括方向机、单齿弧外啮合式高低机、气压式平衡机、瞄准装置(间瞄用的周视潜望瞄准镜、反坦克直射瞄准镜、高低机瞄准具、带水准气泡的距离分划筒、照明具,APN-3夜视直射瞄准镜),可单人操作(这在战斗伤亡减员情况下有意义)。由于膛压太高,身管寿命有限。药筒与炮弹分装,有全变装药和减变装药两种。全变装药可以装定“全装药”和“一号装药”;减变装药可以装定“二号装药”、“三号装药”、“四号装药”三种装药号数。弹种有:

  • 杀伤爆破榴弹:3OF33,全装药3VOF43,射程 27,490 m;
  • 杀爆燃榴弹(射程30公里)
  • 远程杀爆榴弹(32公里)
  • 底排增程弹:ERFB-BB,38km
  • 反坦克子母弹
  • 箭式榴霰弹
  • 烟雾弹
  • 照明弹
  • 曳光被帽穿甲弹:BR-482与BR-482B,射程 1,140 m
  • 火箭增程弹(1973年开始使用)
  • 制导炮弹:Firn-1,射程24,000 m
在伊拉克的59-1型加农炮

1959年,中国某厂技术引进成功制造了59式130毫米加农炮[8]。后改用60式122毫米牵引加农炮炮架的59-1式130毫米加农炮1970年定型,全重减轻了2.1吨,射速提高到8-10发/分。炮闩改为半自动立楔式。制退机与复进机改为在炮身上方左右配置。摇架由框式改为筒式;增加射击支承座盘。炮口制退器改为双室冲击式。增加大架尾滚轮。取消炮身推拉器和行军时的前车。

埃及军队从中国引进了M-46的生产技术。[9]罗马尼亚引进了59-1火炮技术[10],生产出A412型M1982 130毫米牵引加农炮,并出口到波黑、喀麦隆、几内亚、尼日利亚4国。

使用历史

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军队使用M-46炮击叙利亚阵地

1954年莫斯科五一节,M-46首次公开。替换了M-44 100 mm野战炮(BS-3)。但它的远射程更适合于反炮兵作战。这需要更大的炮弹碎片。装备了苏联陆军的集团军炮兵旅、方面军炮兵旅。1970年代被2A36型152毫米牵引加农炮2S5自行火炮取代。

M-46装备了超过25个国家的军队。

安哥拉内战南非干涉安哥拉战争中,解放安哥拉人民武装部队与古巴军队[11]大量使用了M-46。[12] 在与南非国防军的炮战中,M-46压倒性领先于对手的BL 5.5英寸榴弹炮(140毫米)。[13]南非后来从以色列获得了6门M-46用于评估。这影响了后来南非的G5 155毫米榴弹炮,该炮的射程超过了M-46。[14]在战争末期的奎托夸納瓦萊戰役中,M-46以单门或两门部署在一个地点的方式,避免在炮战中被南非的G5 155毫米榴弹炮压制。[15]古巴战士通过大量布雷形成雷场以延缓南非机械化装甲部队进攻并诱至雷场间通道遭到M-46的集火炮击。[15]

1968年起,印度陆军从苏联购买了超过1000门M-46。[16]2018年开始,印度陆军计划把300门M-46 t升级为155毫米45倍径火炮,由兵工厂委员会(OFB)设计制造。[17][18]

1978年至1979年的坦桑尼亚-乌干达战争中,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使用59式130毫米牵引加农炮。[19]

使用国

M46使用国为蓝色,前使用国为红色
以色列博物馆中的M-46

前使用者

参考文献

  1. Tucker, Spencer C. (编). 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2. May 2011: 1251. ISBN 978-1-85109-960-3.
  2. Dunstan, Simon. 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Campaign 212. Osprey Publishing. 2009-11-10: 65. ISBN 978-1-84603-364-3.
  3. . [202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5).
  4. ordnanceandmilitaria.com/110-to-149mm-ammo
  5. Red God of War – Soviet Artillery and Rocket Forces, Chris Bellamy, Brasseys, 1986. ISBN 0-08-031200-4
  6. Artillery of the World, ed. Shelford Bidwell, Brasseys, 1977. ISBN 0-904609-04-9
  7.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Military Weapons 1988. ISBN 0-517-65341-9
  8. Janes Armour and Artillery 2003–2004
  9. . [201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10. Stroea, Adrian; Băjenaru, Gheorghe (2010) – Artileria română în date și imagini – Editura Centrului Tehnic-Editorial al Armatei - ISBN 978-606-524-080-3
  11. George, Edward. 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New York: Frank Cass Publishers. 2005: 226. ISBN 978-0-415-64710-6.
  12. Vanneman, Peter. 需要免费注册.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90: 41–51. ISBN 978-0-8179-8902-6.
  13. Harmse, Kyle; Dunstan, Simon. .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17-02-23: 31–38. ISBN 978-1-4728-1743-3.
  14. Leon Engelbrecht. .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15. Bridgland, Fred. . Gibraltar: Ashanti Publishing. 1990: 300–327. ISBN 978-1-874800-12-5.
  16. . India Today.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17. .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9).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18. 需要付费订阅. [201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3).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19. Cooper, Tom; Fontanellaz, Adrien. . Batailles et Blindés. No. 75 (Caraktère). October 2016: 72–81. ISSN 1765-0828 (法语).
  20. . Armstrade.sipri.org.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4).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21. {{cite web|title=Future Artillery Systems: 2016 Market Report|author=
  22. {{cite web|title=United Nations Register of Conventional Arms: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author=
  23. .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7).
  24. John Pike. . Globalsecurity.org. [201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25. .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26. .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9).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27. . France Soir. 2017-10-19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法语).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28. . spioenkop.blogspot.com. 2014-11-10 [2019-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2).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29. . France Soir. 2017-02-02 [2019-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法语).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