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jure
de jure(拉丁语:,发音:[deː ˈjuːrɛ]、英语发音:/deɪ ˈdʒʊəri, di -/ day JOOR-ee, dee -),中文译作法律上、名义上或法理上,是来自拉丁语的法律术语,与de facto(事实上)相对。[1]
在英语中,它表示“法律上规定的情况”,尤其是虽有规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情况。虽然De Jure是法律用语,但是有时候也会在法律以外的语境下使用。[2]此词使用时绝大多数时候都会与de facto并列,以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差别。此词语通常以形容词方式使用、以斜体字书写。[3]在商业上,De Jure也会用来形容满足所有法律要求、已经正式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即使没有满足成立公司相关的要求,实务上存在的公司也可能获得责任限制的保护(de facto protection)。[4]
举例
- 在外交关系上,两个国家之间的有互相的外交承认,但要直至宣布创建全面的正式外交关系,才正式建交外交关系,例如早于1950年英国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直至1972年才提升至外交关系,这是 de jure 的例子。
- 在2018年习近平修宪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未规定国家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5][6][7][8][9]
- 在名义上,英国王室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尽管其中的许多如今已不再行使)[10][11]虽然王室对英国的国际外交有影响力,但实际上外交权力由英国内阁行使,由英国外交部代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没有实际控制台湾。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
参考数据
- . dictionary.com. [2016-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 . Merriam-Webster.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1).
- . Law Degrees Available Online. 2012-12-28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1) (英语).
- Kenton, Will. . Investopedia.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英语).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
- . [2023-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3).
- . 炎黄春秋. 2011.
- . Brookings. [2023-09-09] (美国英语).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largely observed a technical, de jure separation between itself and the state, including the legal system — even while de facto controlling the state apparatus and often disregarding and devaluing the law — for much of the 70 years it has rul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 .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31).
- .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0).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