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book Pixel

Chromebook PixelGoogle Chromebook系列高端笔记本电脑,预装了Chrome操作系统[2][3],是消费力的电子产品的一部分。

Chromebook Pixel
Chromebook Pixel
制造商Google
类型Chromebook
发布日期2013年2月21日 (2013-02-21)
生命周期2013年2月21日 (2013-02-21)
停产日期2017年3月1日 (2017-03-01)[1]
操作系统Chrome OS
中央处理器Intel Core i5 1.8 GHz
内存4 or 8 GB DDR3 RAM
硬盘保存空间32 or 64 GB SSD
显示12.85", 2,560 × 1,700 分辨率
图形处理器Intel HD Graphics 4000
后继机种Google Pixelbook
网站Chromebook Pixel

历史

当时负责Chrome和Android的工程部高级副总裁Sundar Pichai表示,高端Pixel模型背后的目标是“推动边界并创造一些高端产品,谷歌工程师自问:「如果我们真的想以尽可能最好的价格设计出最好的电脑,我们该怎么办?」[4]

2016年8月,谷歌停产了Chromebook Pixel。[5][6] 2017年10月4日,Google宣布将Pixelbook笔记本2合1混合电脑作为Chromebook Pixel的继任者。[7]

2018年8月27日 Google 通知 2013 年版的 Chromebook Pixel 用户,它将停止支持该型号。[8]

技术

这款笔记本电脑在2013年2月21日在美国发布的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高端市场上销售,笔记本电脑采用触摸屏,具有任何笔记本电脑的最高像素密度,[9]Wired描述为外形设计为一个简洁的矩形铝块,边缘微妙圆滑,[10] 盖上还有一个彩色灯条,纯粹是因为它的酷炫因素。[11] 第二代PixelLTE无线通信和两倍的存储容量已于2013年4月12日发货,并且价格略高于基本型号。[12]

除了Chrome操作系统之外,Pixel以及其他Chromebook还可以运行其他操作系统,包括Ubuntu和Android,从而支持更多的脱机应用进程。[13][14] Linux开发者Linus Torvalds用Fedora 18 替换了他的Chromebook Pixel上的Chrome操作系统,雇佣了红帽工程师David Miller的工作。Torvalds曾赞扬Pixel屏幕,但不赞成操作系统,他认为它更适合于较旧的硬件。[15]

型号

产品规格
型号 Pixel (Wi-Fi) [16] Pixel (LTE) [16] Pixel (2015) [17] Pixel (LS) [17]
发布日期 2013年2月 2013年4月[18] 2015年3月 2015年3月
市场价格 US$1299 US$1449 US$999 US$1299
尺寸 297.7×224.6×16.2毫米 297.7×224.55×15.3毫米
重量 1.52kg 1.5kg
处理器 Intel Core i5-3427U (双核1.8 GHz) (CPU)

Intel HD Graphics 4000 (集成) (GPU)

Intel Core i5-5200U (双核2.2 GHz) (CPU)

Intel HD Graphics 5500 (集成) (GPU)

Intel Core i7-5500U (双核2.4 GHz) (CPU)

Intel HD Graphics 5500 (集成) (GPU)

内存 4 GB DDR3 RAM 8 GB DDR3 RAM 16 GB DDR3 RAM
存储 32 GB SSD 64 GB SSD 32 GB SSD 64 GB SSD
屏幕 12.85"

2,560×1,700 (239 ppi)
长宽比3:2
400 cd/m2
178° 可视角度
多点触摸
大猩猩玻璃

摄像头 720p高清,集成
键盘 背光
触摸板 可点击,蚀刻玻璃
音频 3.5毫米组合耳机/麦克风插孔

3个内置麦克风
集成DSP(用于消除噪音)
立体声扬声器

端口 2 × USB 2.0

Mini DisplayPort SD/MMC 读卡器

2 × USB 3.1 Type-C (5Gbit / s数据,电源输入,视频输出)

2 × USB 3.0 Type-A SD/MMC 读卡器

WiFi 802.11a/b/g/n

双频 (2.4/5 GHz) 2×2 MIMO

802.11a/b/g/n/ac

双频 (2.4/5 GHz) 2×2 MIMO

蓝牙 Bluetooth 3.0 Bluetooth 4.0
无线 - LTE调制解调器 -
电池 59 Wh (5小时有效使用) 72 Wh[19] (12 hours有效使用)[19]
额外内容 1 TB Google Drive存储空间3年

12个会话GoGo Internet 100 MB /月免费
(仅限LTE)

1 TB Google Drive存储空间3年

GoGo Internet 12次会议

评价

从2013年2月发布以来,Chromebook Pixel受到了高度的技术媒体关注,并立即与类似价格的Windows机器和MacBook Air进行比较。福布斯杂志将Chromebook Pixel与类似价位的MacBook相比较,不利。该评论员指出Chromebook Pixel的高价标签带来了Chrome操作系统带来的明显限制。[20]

CNET评论指出了Chromebook Pixel的高技术规格。然而,该评论还指出:「基于网络的Chrome操作系统要求您在线运行大部分任务; Web应用进程无法与大多数Windows或Mac软件进行比较,尤其是对于以视频为中心的媒体活动。」[21] 同样地,PC杂志评论中说「Chromebook Pixel本质上是一种瘦客户机笔记本采用了绚丽屏。」[22]

Engadget的评论对构建质量和对细节的关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Google首次尝试使用笔记本电脑。然而,考虑到系统的局限性,评论者还认为与发布时与顶级笔记本电脑匹配的价格标签太高。「它包含了一个人人始终连接在一起的世界,一切都在网络上完成 - 这个世界很少人有网络。」[23]

在ZDNet评论中,电池寿命,散热和风扇噪音都受到了批评。评论者还表示:「Chromebook Pixel可以做得很好,但由于缺乏触摸优化应用进程,并且不支持桌面/传统应用进程,因此它的使用可能会受到限制,这取决于您的需求。」[24]

The Verge的评论者对整理质量和技术规格印象深刻,但发现该产品缺乏一些软件功能,例如Photoshop上的图像编辑和Evernote等生产力工具。这些缺陷促使他在工作时放弃Chromebook Pixel,并返回到他的MacBook。[25]

Register和PC World将Chromebook Pixel视为一款概念设备,这是Google的出价,旨在推动其硬件合作伙伴生产更多功能丰富的设备。[3][26] CCS Insight分析师Geoff Blaber 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Chromebook一直在努力争取相关性」,它们主要用于娱乐和功能更多的个人电脑。「Pixel」不会改变Chromebook的前景,但Google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旗舰产品,为更广泛的产品组合带来光环效应。[2]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1. . Tech Report. 2017-03-02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2. . Bbc.co.uk. 2013-02-2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3. . theregister.co.uk. 2013-03-2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4. . CNET. 2013-02-2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0).
  5. . The Verge. 2017-12-25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6. . venturebeat.com. 2017-12-25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2) (美国英语).
  7. . The Verge. 2017-12-25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8. . Droid Life. 2018-08-27 [2018-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9. . 今日美国. 2013-02-2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10. . Wired. 2013-02-2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5). 参数|newspaper=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website=) (帮助)
  11. . Google Inc.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8).
  12. . Digital Trends. 2013-04-12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13. . Liliputing. 2013-02-28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14. . ZDNet. 2013-03-1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5).
  15. . ZDNet. 2013-03-19 [21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4).
  16. . google.com. 2013-02-2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1).
  17. . google.com. 2015-03-1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8. . chrome.blogspot.com. 2013-02-2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19. . google.com. 2015-04-08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6).
  20. . Forbes. 2013-02-22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30).
  21. . CNET. 2013-02-21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22. . PC Mag. 2013-03-05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23. . engadget. 2014-02-25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24. . ZDNet. 2013-04-09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25. . The Verge. 2013-02-25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30).
  26. . PCWorld. 2013-02-22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