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25日日食

1952年2月25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52年2月25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太阳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葡屬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法屬赤道非洲、西屬幾內亞、法屬喀麥隆、比屬剛果、英埃蘇丹、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中立区、伊拉克、英屬科威特、伊朗、苏联,日偏食則覆蓋了歐洲、非洲的幾乎全部和亚洲中西部的廣大地區。[2]

1952年2月25日日食
1952年2月25日日全食路徑圖
日食類型
性質日全食
伽瑪0.4697
食分1.0366
食甚(定義
持續時間3分9.4秒
位置英埃蘇丹喀土穆東北郊的東尼羅
坐標15°37.7′N 32°39.3′E
日食帶寬度137.8公里
時間(UTC
食甚9:11:04.9
參考
沙羅周期139(71次中的第26次)
這次日食已經結束(更新)

日食概況

出現區域

非洲巴西之間的大西洋洋面在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隨後月球本影向東進入幾內亞灣,覆蓋了葡屬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聖多美島後登上非洲大陸,逐漸轉向東北移動,在英埃蘇丹(今屬蘇丹的部分)的首府喀土穆東北郊的東尼羅境內達到最大食分。此後本影又跨過紅海,斜貫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經過中东多國後進入苏联境內,最終在日落時分結束於今俄罗斯伊爾庫茨克州境內。全過程中,本影完全覆蓋了兩個首府——葡屬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多美(今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首都)和英埃蘇丹喀土穆(今蘇丹首都)。此外,當時隸屬法屬赤道非洲的今中非首都班基也被本影完全覆蓋,而同樣隸屬法屬赤道非洲的今加蓬利伯维尔位於全食帶南緣,其北郊能看到日環食。

本影經過的陸地包括: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欧洲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外的絕大部分、格陵兰東南部、非洲除南部非洲南部和東南部分島嶼外的大部、西亚南亚除南部外的大部、中國中西部、蒙古除東部外的大部、缅甸北半部、苏联中西部(今俄罗斯中西部及其他加盟共和國全境)。[2][5]

基本參數

  • 類型:日全食
  • 食甚中心處(位於英埃蘇丹喀土穆東北郊的東尼羅境內)資料:
    • 時間:1952年2月25日9:11:04.9
    • 地點:15°37.7′N 32°39.3′E
    • 食分:1.0366(全食帶內最大)
    • 日全食持續時間:3分9.4秒

觀測

從1952年1月起,多國的天文學家就陸續前往英埃蘇丹的首府喀土穆。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觀測隊在當地開展了射电天文学光譜日冕光度、日面邊緣的光譜觀測等多項研究。[6]哈佛大學高海拔天文台和科羅拉多大學的觀測隊則對氫原子光譜巴耳末系的譜線做了分析。[7]此外,發明了不需要在日全食時就能觀測日冕的日冕儀法国天文學家貝爾納·費迪南·李奧在觀測完此次日全食後的返程途中,因心臟病發作在埃及開羅去世。[8]

相關的日食

1950-1953年的日食

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1950至1953年的日食系列
升交點   降交點
沙羅周期地圖 沙羅周期地圖
1191950年3月18日

環食
1241950年9月12日

全食
1291951年3月7日

環食
1341951年9月1日

環食
1391952年2月25日

全食
1441952年8月20日

環食
1491953年2月14日

偏食(北)
1541953年8月9日

偏食(南)
註:1953年7月11日的日偏食屬於下一組交點年系列。

沙羅周期

沙羅周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周期139,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為1501年5月17日至1609年7月30日的7次日偏食、1627年8月11日至1825年12月9日的12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843年12月21日至2601年3月26日的43次日全食、2619年4月6日至2763年7月3日的9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62.11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為本周期第39次日食,發生於2186年7月16日,共持續7分29秒[9],是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6000年間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10]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2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24至39次:

24 25 26

1916年2月3日

1934年2月14日

1952年2月25日
27 28 29

1970年3月7日

1988年3月18日

2006年3月29日
30 31 32

2024年4月8日

2042年4月20日

2060年4月30日
33 34 35

2078年5月11日

2096年5月22日

2114年6月3日
36 37 38

2132年6月13日

2150年6月25日

2168年7月5日
39

2186年7月16日

資料來源

  1. 樊忠玉. . 中国天文科普网.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7).
  2.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英文)
  3.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英文)
  4. Xavier M. Jubier. .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法文)(英文)
  5.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英文)
  6. M. K. Aly. . The Observatory. 1952-04, 72: 63–72 [2016-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6).(英文)
  7. Athay, R. G., Billings, D. E., Evans, J. W., & Roberts, W. O. . 天文物理期刊: 94–111. [2016-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6).(英文)
  8. . 蒙特利尔大学. [2016-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英文)(法文)
  9.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英文)
  10. Fred Espenak. . NASA Eclipse Web Site (英语).

外部連結

日食
上一次日食:
1951年9月1日日食
(日環食)
1952年2月25日日食
(日全食)
下一次日食:
1952年8月20日日食
(日環食)
上一次日全食:
1950年9月12日日食
下一次日全食:
1954年6月30日日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