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齿国

黑齿国是《淮南子》所记海外三十六国之一,其民称作黑齿民,位于十个太阳居住的汤谷附近,竖亥的北方。其人喜染黑齿,满嘴皆为黑牙,以稻黍为食,也食蛇佐餐,赤蛇、青蛇为他们的伙伴亦为仆役,为帝俊之后裔[1][2][3][4]

李汝珍的《镜花缘》中也描述了黑齿国,他们的描写是「通身如墨,连牙齿也是黑的」,并有「映着一点朱唇,两道红眉,一身红衣」。

古代民族

异物志》记载西屠国人将牙齿染黑[5],中国西南地区的百越族,习惯用草染齿为黑色。西屠国当属于百越族[6]

在倭国南方有黑齿国,记载于《梁书·诸夷传》[7]、《后汉书·东夷传》[8]与《三国志·魏书·东夷传》[9]

有学者表示,黑齿国是指日本岛原住民阿伊努人,性喜将牙齿染黑,男女同样黑齿,故名[10]。明代学者李言恭的《日本考》记载,当时日本贵族仍普遍流行染黑齿的特殊风俗[11]。台湾早期的原住民越人也有黑齿习俗[12]

参考文献

  1. 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齿(原无齿字,袁珂从郝懿行校改),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2.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3. 郭璞《图赞》:「汤谷之山,国号黑齿。」
  4. 逸周书·王会》:「黑齿白鹿白马。」
  5. 《异物志》:「西屠国,在海水。以草漆齿,用白作黑,一染则历年不复变,一号黑齿。」
  6. 吴永章《异物志辑佚校注》6页
  7. 《梁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八·诸夷·东夷诸戎·倭》:「其(倭国)南有侏儒国,人长三四尺。又南黑齿国……。」
  8. 后汉书·东夷传》:「倭国东四千有裸国。裸国东南有黑齿国。船行一年可到。」
  9. 《三国志·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
  10. 何新《诸神的起源》
  11. 李言恭《日本考》:“其(日本)士官本身宗族子侄并首领头目,皆以锈铁水浸染乌蓓子(五倍子)末,悉染黑牙。与民间人以黑白分贵贱。女子年及十五以上,不分良贱,亦染黑牙始嫁。”
  12. 蓝鼎元的《东征集》记载:“……(花莲一带)八社之番,黑齿文身,野居草食,皮衣革带。”,1722年

参考书目

  • 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下册) 盖亚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9-8668-1599-7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黑齿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