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
黄玉(英语:topaz),也称呼为黄宝石、托帕石,为含有铝和氟的硅酸盐矿物。由火成岩结晶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散发出的含氟蒸气所形成。分布于巴西、墨西哥、萨克森、苏格兰、日本、乌拉山脉及其他地方。
黄玉 | |
---|---|
![]() | |
基本数据 | |
类别 | 岛硅酸盐矿物 |
化学式 | Al2SiO4(F,OH)2 |
IMA记号 | Tpz[1] |
施特龙茨分类 | 9.AF.35 |
戴纳矿物分类 | 52.03.01.01 |
晶体分类 | 斜方双锥晶族 赫尔曼-摩根标记:2/m 2/m 2/m |
晶体空间群 | Pbnm |
晶胞 | a = 4.65 Å, b = 8.8 Å, c = 8.4 Å; Z = 4 |
性质 | |
分子量 | 182.25 |
颜色 | 无色(若无杂质)、蓝、褐、黄、红色 |
晶体惯态 | 晶体多呈柱状 |
晶系 | 斜方晶系 |
解理 | [001]完全解理 |
断口 | 不规则/参差状,次贝壳状 |
韧性/脆性 | 易脆 |
莫氏硬度 | 8 |
光泽 | 玻璃光泽 |
条痕 | 白色 |
透明性 | 透明 |
比重 | 3.49–3.57 |
光学性质 | 双轴(+) |
折射率 | nα = 1.606–1.629 nβ = 1.609–1.631 nγ = 1.616–1.638 |
双折射 | δ = 0.010 |
发光性 | 微弱萤光 |
参考文献 | [2] |
性状
纯的黄玉透明,但常因其中的杂质引起不透明。典型的黄玉为葡萄酒色或淡黄色。但也有可能是白色,灰色,蓝色,绿色的。无色的黄玉在切割精良下,可能被误认为是钻石。有色的黄玉可能较不稳定或因日照而褪色[3]。目前珠宝业在研究使用物理蒸汽沉淀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在黄玉上形成二氧化钛薄膜,从而生产彩虹色黄玉。
参见
参考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黄玉 |
- Warr, L.N. . Mineralogical Magazine. 2021, 85 (3): 291–320. Bibcode:2021MinM...85..291W. S2CID 235729616. doi:10.1180/mgm.2021.43
.
- . [2017-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黄玉 于2010年11月4日查阅
- 黄玉 - Webminer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黄玉 - Minda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