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

麦粒肿英语:,亦称Stye),又称为针眼、偷针㽿(「㽿」,南京官话:,),是眼睑下一种皮脂腺的感染。[1]这导致眼睑边缘出现红肿,[2][3]眼睑外侧或内侧可能会受到影响。[4]

麦粒肿
出现在一般成人眼睛的麦粒肿
类型眼睑炎[*]眼睑病[*]疾病
肇因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眼科学
ICD-119A01.2
DiseasesDB12583
MedlinePlus001009
eMedicine798940

麦粒肿的形成通常导因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4][5]眼睑内部是由于麦氏腺感染,而外部是因为蔡斯氏腺感染。[3]另一方面,霰粒肿是因为皮脂腺阻塞而非感染所引起。[1]一般来说它们会在眼睑中间且并不疼痛。[3]

麦粒肿不经过治疗往往在数天至数周内恢复,[4]建议用热敷等方法加速痊愈的速度,[3]偶尔眼部药膏抗生素也推荐被使用。[5]然而用以推荐支持这些措施的证据仍贫乏。[4]麦粒肿出现的频率尚不明了,它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层。[6]

病征

麦粒肿的最初病症是微痛,并在感染的区域泛红。接着眼睛感到会瘙痒、流泪,并对光与闪光敏感而感到不适。有时候能在眼睑的上下部或其他感染区域会出现一个小小的黄色肿块。

治疗

治疗要点分为三个部分:抗菌、镇痛和消炎

医生根据治疗需要会开具抗菌药物,例如含有氯霉素的眼药水,以及红霉素的眼药膏,这些含有抗生素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从根源上治愈麦粒肿。

此外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医生还会建议患者自行冷敷或热敷,冷敷适用于急性发作时患者主诉剧烈疼痛的疾病早期,有利于缓解疼痛,减少结膜充血,达到镇痛效果;等到进入麦粒肿成型的恢复期则可以采取热敷手段,这么做有助于扩张局部血管,增强眼部血液循环让白血球去攻击那些感染细菌[7][8],同时加速炎症物质的代谢排出,减轻眼部肿胀,起到消炎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在早期热敷会加剧发作和充血。

虽然麦粒肿能自愈,也有一些为治疗麦粒肿的多孢子特制药膏。通过一些简单的治疗,病征一般在一个星期内缓解消除。由于眼部具有丰富的血管且连接大脑,诸如麦粒肿此类细菌性感染造成的疾病万不可在非专业指导下进行切除操作,容易引发感染扩大甚至极其严重的后果。

参照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麦粒肿
  • 眼睑炎(Blepharitis)
  • 霰粒肿(Chalazion)

参考来源

  1. . NEI. 4 May 2010 [14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2. . PubMed Health. [14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8).
  3. Carlisle, RT; Digiovanni, J. .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15 July 2015, 92 (2): 106–12. PMID 26176369.
  4. Lindsley, K; Nichols, JJ; Dickersin, K. .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30 April 2013, (4): CD007742. PMID 23633345.
  5. Deibel, JP; Cowling, K. . 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May 2013, 31 (2): 387–97. PMID 23601478.
  6. Ferri, Fred F. .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6: 1219 [2017-08-26]. ISBN 97803234483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英语).
  7. .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8. .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