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神社

高雄神社日治时期台湾的一座神社,缘起于1910年成立的打狗金刀比罗神社,地点在高雄州高雄市寿町寿山上。

高雄神社
 Takao-jinja
日治时期的高雄神社
基本
位置 日治台湾高雄州高雄市寿町
宗教神道
主祭神能久亲王
大物主命
崇德天皇
例祭11月10日
月例祭(每月10日)
宵宫祭(11月9日)
社格县社
建筑详情
创建时间 日治台湾1910年(明治43年)以打狗金刀比罗神社为名创社
拆毁时间 中华民国战后改为忠烈祠,1974年(昭和49年)拆除改建
地图

祭神

吉田初三郎所绘台湾八景之寿山,图中央可见高雄神社。
吉田初三郎所绘台湾八景之寿山,图中央可见高雄神社。

高雄神社的社格县社,祭祀的主要对象是能久亲王大物主命,以及崇德天皇

历史

1910年(明治43年)2月5日,日本人在寿山下创建了打狗金刀比罗神社,从祭祀大物主神、崇德天皇的日本香川县金刀比罗宫分灵而来。1920年(大正9年)5月增祀能久亲王,并改名打狗神社。同年12月,再更名为高雄神社。1928年(昭和3年)11月8日,神社迁至寿山的半山腰上。1929年(昭和4年)4月30日正式完工,举行落成奉告祭。1932年(昭和7年)4月22日,高雄神社列入「县社」社格。

高雄神社在战后改为今日的高雄市忠烈祠,多数神社建筑在1970年代被拆除,[1]受保留的部分有数座石灯笼、一座鸟居等。


简史[2]
  • 1910年(明治43年)9月,打狗金刀比罗神社成立于寿山山麓(约略于今高雄市万寿路100巷内的海巡署第五海岸巡防总队内)。
  • 1912年(明治45年)2月,得到在原地重建神社的许可,后因在山下町的高雄州厅舍有新殿造营的计划故中止。
  • 1920年(大正9年),除原有的大物主神崇德天皇外,合祀本岛镇守之神的能久亲王,改称「打狗神社」。
  • 1920年(大正9年)12月,改称「高雄神社」。
  • 1926年(大正15年)1月,由于原有神社为临时建造,经十数年变得非常颓废,认有辱神威,组成高雄神社造营奉赞会。工程预算十万圆,其中二万四千圆由高雄州厅负担,四万圆接受来自高雄市役所的补助,其余三万六千圆赖自高雄市内及州下所属的寄附募集
  • 1926年(大正15年)3月3日,寄附金募集的活动经许可后,同年七月寄附金募集金额变更为四万六千圆,工程费增为十一万圆,同年10月16日神社造营地的寿山中腰(寿町一番地)的官有地,七千三百六十五坪余无偿拨用后进行整地工程
  • 1928年(昭和3年)4月6日,工程预算增为十二万圆
  • 1928年(昭和3年)4月28日,举行地镇祭,同年8月31日举行上栋祭(上梁)
  • 1928年(昭和3年)10月底,神殿大致竣成。
  • 1928年(昭和3年)11月8日,举行迁座祭及能久亲王的合祀祭
  • 1929年(昭和4年)4月30日,正式完工,举行落成奉告祭。
  • 1932年(昭和7年)4月22日,高雄神社列入「县社」社格。
  • 二战战后,改为今日的高雄市忠烈祠
  • 1973年,高雄市长王玉云发起重建忠烈祠的计划。[3]
  • 1974年(民国63年),神社建筑被拆除。[4]

参考来源

  1. . 高雄市文献委员会. [201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5).
  2. 高雄神社造营志,1930
  3. . nchdb.boch.gov.tw.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4. Hank (richard.tw). . 随意窝 Xuite日志.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高雄神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