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罗斯科

马克·罗斯科拉脫維亞語1903年9月25日—1970年2月25日),出生名馬庫斯·雅科夫列維奇·羅特科維奇俄語:拉脫維亞語)生于沙俄时代的拉脱维亞,1910年移民美国。年青时以兼职赚取费用求学,当过演员、场记、画家、侍者。1929年成为一所犹太教堂的兼职教师,也是表现主义时的创始成员。后因患病沮丧忧郁酗酒及服用过量镇定剂抗忧郁药物,导致于1970年切断静脉自杀身亡。尽管他本人排斥被打上流派分类的标签,但他的作品和画风依然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典范之作。

马克·罗斯科
Mark Rothko
出生Marcus Rothkowitz
(1903-09-25)1903年9月25日
 俄罗斯帝国陶格夫匹尔斯(今属 拉脫維亞
逝世1970年2月25日(1970歲—02—25)(66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国籍 美國
知名于画家
运动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繪畫

生平

童年

1903年9月马克·罗斯科生于沙俄时期的陶格夫匹尔斯,今属拉脱维亚。其父佳柯比是一位药剂师和知识分子。和沙俄时代其他城市犹太裔的境遇不同,罗斯科一家并未遭受排犹主义的直接暴力影响,但是犹太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依然被视为邪恶的化身,罗斯科的童年正是在这种充满排犹情绪的环境下度过。

移民美國

由於雅各·羅斯科維茨擔心兒子要進入俄羅斯帝國軍隊服役,於是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馬庫斯·羅斯科維茨留在俄羅斯,與母親、姐姐索尼婭同居。他們於1913年年底抵達埃利斯島,之後在俄勒岡州波特蘭與雅各及哥哥們會合。雅各·羅斯科維茨在幾個月後因結腸癌去世。马克·罗斯科在叔叔的倉庫工作,向員工出售報紙。雅各·羅斯科維茨的死亡導致羅斯科與宗教的關係斷絕。一年後,马克·罗斯科在猶太會堂哀悼父親,之後他發誓再也不會踏進猶太會堂。

马克·罗斯科在1913年在開始上學,很快從三年級升到五年級。1921年6月,他在波士頓林肯高中畢業。他學習英語,並成為猶太社區的中心成員。马克·罗斯科熱衷於工人權利、婦女避孕權等問題。當時,波特蘭是美國革命活動中心,而世界產業工人(IWW)很活躍。

马克·罗斯科參加世界產業工人的會議,認識比爾·海伍德和艾瑪·戈德曼等無政府主義者。他聽到艾瑪·戈德曼在西海岸活動的消息。隨著俄羅斯革命開始,马克·罗斯科組織相關辯論。

马克·罗斯科之後獲得耶魯大學獎學金。他在大二那一年退學,四十六年後他被授予榮譽學位。

早期

在1923年秋天,马克·罗斯科在紐約服裝區找到工作。他後來就讀帕森斯新設計學院,認識阿希尔·戈尔基。同年秋天,他參加立體主義藝術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教授的藝術課程。馬克斯·韋伯曾經是法國前衛運動的一部分,對於渴望了解現代主義的學生來說,韋伯被視為“現代藝術史的活化石”。在韋伯的指導下,羅斯科開始將藝術視為情緒和宗教表達的工具。

德國表現主義作品對羅斯科早期產生重要影響,包含保羅·克利超現實主義藝術以及喬治·魯昂的畫作。1928年,马克·罗斯科與一群其他年輕藝術家,在機會畫廊展出作品。他的畫包括黑暗,喜怒無常,表現主義以及城市場景,受到評論家和同行普遍讚賞。马克·罗斯科在1929年開始在布魯克林猶太中心教授繪畫和粘土雕塑課程。

在1930年代初期,马克·罗斯科認識Adolph Gottlieb,他和巴尼特·纽曼、Joseph Solman、Louis Schanker、John Graham與米爾頓·艾弗利(Milton Avery)關係密切。米爾頓·艾弗利對於马克·罗斯科產生巨大影響。

作品

2012年5月7日代表作《橙、紅、黃》,以8,690萬美元(6.75億港元)成交,打破愛爾蘭畫家培根名作《三聯畫,1976》的拍賣價紀錄,成為歷來拍賣價最高的當代藝術品。

參考文獻

  • Ashton, Dore.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 Baal-Teshuva, Jacob. Mark Rothko, 1903–1970: Pictures as Drama. New York: Taschen, 2003.
  • Breslin, James. E. B.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ISBN 9780226074054.
  • Nietzsche, Friedrich. "The Birth of Tragedy." Basic Writings of Nietzsche,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Walter Kaufmann, The Modern Library, 2000, pp. 1–144.
  • Schama, Simon. The Power of Art.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6.

延伸閲讀

  • Anfam, David. Abstract Expressionism.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1990.
  • Anfam, David. Mark Rothko: The Works on Canvas, A Catalogue Raisonn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Cohen-Solal, Annie. Mark Rothk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tes-Sud, 2013.
  • Collins, Bradford R. (ed.) Mark Rothko: The Decisive Decade, 1940–1950. New York: Skira Rizzoli, 2012.
  • Logan, John. Red. London: Oberon Books, 2009.
  • Rothko, Christopher (ed.). The Artist's Real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 Rothko, Mark.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al" (pp. 563–565) in Harrison, Charles & Paul Wood (eds.), Art in Theory 1900–199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 (563–565).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9.
  • Seldes, Lee. The Legacy of Mark Rothko. New York: DaCapo, 1996.
  • Waldman, Diane. Mark Rothko, 1903–1970: A Retrospecti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开放获取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1978.

外部連結

维基语录上的马克·罗斯科语录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马克·罗斯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