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
使用
线香香炉装有香灰,在祭祀时将整柱线香插入香炉来烧香。[1]线香适合在大众场域或多数人上香时使用。
而燃烧香粉、香料、束柴时,会在香炉中装香料香粉,并另外点燃引火点使其焚烧。[2]香料会因为信众祈求目的制成不同形状,如元宝形、塔形、锥形。
在佛教盛行卧香,点香后平放在卧香炉内。日本佛寺也有使用卧香,平放在香炉可以燃尽,直插香灰中则会留下残香,所以要定期清理香灰。
在佛教、道教法事中,有一种形式的香炉称为「手炉」,是可以用手执持、在活动进行中使用的香炉。据释氏要览说:「法苑珠林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狮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狮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倣法焉」。 在道教和佛教的寺庙中,香炉常置放在庙外,拜殿中及供桌上。信众祭祀礼拜烧香时,将各柱香垂直插入香炉中。
历史
中国的香炉最早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香炉的制作技艺就已经非常清湛,代表作有陕西宝鸡市雍城遗址出土的凤鸟衔环铜香炉。到了汉朝,香炉更为普及,此时还出现了陶香炉,有的施以彩绘,如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陶香炉。西汉中期,出现了香炉的代表形制博山炉,其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其代表作有河北保定市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铜错金博山炉。唐朝,香炉的造型趋向多元化,制作更加精良,外现更为华美,此时还出现了可置放于被褥里的香囊,如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两个鎏金银香囊。明朝出现了一种新形制宣德炉,当时是由明宣宗亲自督办,用真腊进贡的黄铜制作成的香炉。[3]
印度教
印度教徒传统上使用一种叫做Dhunachi的土制香炉用香炉焚香,但也使用椰子壳制作的香炉,该香炉有喇叭形状,弧形手柄和敞开的顶部。
图集
参考文献
- P. Morrisroe. Transcribed by Kevin Cawley. .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 www.scents-of-earth.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4).
- 李曼丽. . 收藏. 2015, (4): 83-91.
- Piotrovsky M.B. and Rogers, J.M. (eds), Heaven on Earth: Art from Islamic Lands, pp 86-87, 2004, Prestel, ISBN 3791330551
- . [201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