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馬勒卡 (2016年)
颱風馬勒卡(英語:,國際編號:161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8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Gener)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6個被命名的風暴。「馬勒卡」一名為第3次使用,上兩次分別在2004年和2010年。此名由菲律賓提供,意指強而有力[1][2]。颱風莫蘭蒂向強度巔峰進發之際,馬勒卡緊隨其後出現,不但透過影響副熱帶高壓脊形態,間接令莫蘭蒂的路徑偏西而重創呂宋海峽和臺灣一帶,而且與莫蘭蒂一樣,預測路徑比原先預期明顯偏西,對剛受莫蘭蒂蹂躪的臺灣而言極為不利。馬勒卡橫掃與那國島並經過宜蘭縣東面外海後,進入東海並預期受西風帶影響轉趨減弱之際,反而出乎意料地重新增強,對日本九州之威脅大幅提升。
馬勒卡在9月16日橫越與那國島和宜蘭東面外海,其「針眼」在衞星雲圖上若隱若現。 | |||||||||||||||||
| |||||||||||||||||
| |||||||||||||||||
| |||||||||||||||||
| |||||||||||||||||
概況 | |||||||||||||||||
---|---|---|---|---|---|---|---|---|---|---|---|---|---|---|---|---|---|
形成日期 | 2016年9月11日 | ||||||||||||||||
轉化日期 | 2016年9月20日 | ||||||||||||||||
消散日期 | 2016年9月23日 | ||||||||||||||||
最低氣壓 | 930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250 km/h | ||||||||||||||||
影響 | |||||||||||||||||
影響地區 | 關島、臺灣、中國大陸(福建沿海、浙江沿海)、菲律賓、日本(八重山群島、九州、四國、本州) | ||||||||||||||||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發展過程
穩定發展逼近臺灣
先前颱風莫蘭蒂生成並遠離關島後不久,於2016年9月11日再有低壓區於該處附近形成。莫蘭蒂上空強勁流出令垂直風切變加強,把此低壓區的中心附近對流向南切離,並抑制其極地方向流出,引致該系統初期發展較慢,不過由於莫蘭蒂快速移離,加上當時西北太平洋到深處仍為暖水,因此該系統所在海域的水溫仍維持在攝氏29度左右,炎熱海水有利該系統組織。此系統在12日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8W,日本氣象廳亦作出此項升格及對其發出烈風警報,表示一日內有機會發展成熱帶風暴。結果日本氣象廳在13日凌晨3時把該系統與南海中部的另一熱帶低氣壓雷伊一併升為熱帶風暴,此風暴被命名為馬勒卡,並給予國際編號1616。與此同時馬勒卡進入香港天文台責任範圍,該部門把馬勒卡評為熱帶低氣壓[3],至上午9時45分才升為熱帶風暴[4]。當時處於強勢的副熱帶高壓脊引導馬勒卡以時速20公里向西北偏西移動,跟隨莫蘭蒂移向臺灣附近一帶,但馬勒卡的出現令副熱帶高壓脊的形態出現不明朗因素,也間接導致莫蘭蒂的往後動向倍添變數。
雖然馬勒卡仍受制於莫蘭蒂上空強烈流出引起的垂直風切變,但是在炎熱海水供應能量,加上「熱帶對流層上部槽」強化系統東面流出的情況下,其強度仍穩步上揚,發展出中心密集雲團,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先後在晚上9時10分和9時45分把馬勒卡升為強烈熱帶風暴[5]。馬勒卡的對流在14日進一步加深,「雲捲風眼」顯現於衞星雲圖上,日本氣象廳在凌晨3時率先把馬勒卡升為颱風,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要到晚上11時才作出此項升格,香港天文台更要到15日凌晨4時才把馬勒卡升為颱風。原先電腦數值預報模式運算結果顯示,馬勒卡會在臺灣以東海域轉向進襲琉球群島,但在14日數值預報模式把預測路徑向西調整,相當接近臺灣,意味著臺灣繼颱風莫蘭蒂後,將於短時間內再次遭受成熟的颱風侵襲。
頂峰穿過與那國島
隨著莫蘭蒂登陸遠去並急速減弱,垂直風切變在15日早上明顯緩和,馬勒卡強度隨即迅速上升,一度開啟一個眼壁較粗糙的細小風眼,可是不久後消失。日間馬勒卡移至副熱帶高壓脊西南側,漸轉向西北推進,時速約25公里,向臺灣東面步步進逼。數值預報在當日的運算結果再一次較之前偏西,官方氣象部門的預測路徑也因而變得非常接近花東地區和北臺灣,在宜蘭東部外海掠過後,才由西風帶噴射氣流帶走,東折橫過琉球群島,對於剛受莫蘭蒂肆虐的臺灣而言更不利。入夜後馬勒卡再次打開「針眼」,系統上空的極地方向流出持續改善,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晚上8時55分把馬勒卡升為強颱風,香港天文台到翌日(16日)凌晨1時45分跟隨升級[6]。
16日馬勒卡採取西北偏北路線,雖減速至每小時12至14公里,但繼續直逼臺灣東岸,其「針眼」在臺灣中央氣象局雷達圖上顯而易見,原先粗糙的眼壁也變得渾圓和紮實,不過較旺盛的對流活動集中在東面環流。馬勒卡在當晚建立赤道方向流出通道,形成雙向流出系統,於17日凌晨達到強度巔峰,早上北移橫過臺灣與石垣島之間的海域,並在上午9時半左右掃過與那國島。下午約2時40分,位處於台灣以東的NTU1浮標於其風眼錄得最低氣壓936.7百帕[7]。但馬勒卡的西面環流開始受地形影響,同時北面亦有西風帶引來強勁垂直風切變,干擾馬勒卡的極地方向流出,使馬勒卡的巔峰時間只能維持約大半日,傍晚已有跡象開始稍為減弱,眼壁再次變得粗糙,「針眼」變為模糊的「雲塞風眼」。此時馬勒卡亦越過副熱帶高壓脊之脊線,沿其西北側開始轉向東北偏北前進,到翌晨(18日)重新加速到每小時18至20公里,並以東北行徑進入東海,此時馬勒卡西面環流一度有乾空氣入侵,香港天文台在上午11時45分把馬勒卡降為颱風[8]。
強度回升橫掃日本
不過正當風切變持續上升之際,馬勒卡卻在18日黃昏清空中心,一個比之前大和渾圓的風眼重新呈現在衞星雲圖,中心附近對流亦重新鞏固,顯示馬勒卡有跡象再度加強。臺灣中央氣象局之雷達圖顯示,當日馬勒卡曾經出現「雙重眼壁」現象,其中心密集雲團旋捲出一個外眼壁,而原有的內眼壁遭到分離和逐漸消亡。事實上馬勒卡經過黑潮洋流,此暖流接續供應能量予馬勒卡維持強度;同時西風槽前有良好輻散,促使其原先受到阻塞的極地方向流出重新打通,成功重建雙向流出系統,抵抗隨西風槽而來的強烈風切變,令本應危害熱帶氣旋發展的西風槽反過來協助馬勒卡重新組織,這也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分析中被提及。因應馬勒卡強度回升,香港天文台需在19日凌晨3時45分把馬勒卡再次升為強颱風[9],日本氣象廳也把馬勒卡第二次評為颱風級別之「非常強」程度。日間馬勒卡繼續採取東北至東北偏東路線,移速提升至每小時30公里,直指九州南部一帶,日本氣象廳宣佈馬勒卡於晚上11時後在鹿兒島縣大隅半島登陸[10]。
馬勒卡在登陸日本後遭受地形摩擦,加上西風帶影響越趨明顯,垂直風切變進一步加劇,兩者夾擊導致馬勒卡強度顯著下降,從日本氣象廳雷達圖可見馬勒卡的風眼遭到填塞、眼壁倒塌,深層對流迅速向東北切離,香港天文台在20日凌晨3時45分把馬勒卡再次降為颱風[11],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也在凌晨5時半跟隨降格。「西風急流」帶動下,馬勒卡以時速40至50公里飛快地橫過九州和四國南部近海一帶,日本氣象廳表示馬勒卡在上午10時左右掠過高知縣室戶岬,下午12時半於和歌山縣田邊市附近再次登陸,隨後於1時45分把馬勒卡降為強烈熱帶風暴,3小時後更率先在下午4時45分把已橫過伊勢灣、位於愛知縣岡崎市境內的馬勒卡降為熱帶風暴。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亦分別在下午2時55分和4時正把馬勒卡降為強烈熱帶風暴[12],不設該分級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下午5時正把馬勒卡降為熱帶風暴。 馬勒卡所在環境不斷惡化,其結構遭地形和猛烈風切變摧毀,同時冷空氣入侵並破壞馬勒卡的暖心結構,馬勒卡隨即進入轉化過程和發展出鋒面。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下午5時半把馬勒卡降為熱帶風暴,之後僅2個多小時便在晚上8時10分表示馬勒卡在東海道以南海域轉化為溫帶氣旋,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也先後在晚上8時45分和9時45分跟隨宣佈馬勒卡已轉化[1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在21日凌晨5時把馬勒卡降為熱帶低氣壓,並發佈最後警告。馬勒卡的殘餘系統之後以正東路線重返西北太平洋,朝著國際換日線方向行進,最終在2日後完全消散。
影響
臺灣
彭佳嶼 16.2 m/s 板橋 - 鞍部 15.2 m/s 竹子湖 4.9 m/s 淡水 5.7 m/s 基隆 8.2 m/s 臺北 5.3 m/s 新屋 - 新竹 2.9 m/s 宜蘭 6.4 m/s 蘇澳 10.6 m/s 花蓮 8.3 m/s 成功(新港) 13.7 m/s 臺東 15.6 m/s 大武 16.2 m/s 蘭嶼 27.4 m/s 臺中 3.4 m/s 梧棲 13.1 m/s 日月潭 4.4 m/s 阿里山 13.1 m/s 嘉義 12.6 m/s 玉山 16 m/s 臺南 13.8 m/s 高雄 21.7 m/s 恆春 16.1 m/s 澎湖 11.6 m/s 東吉島 - 金門 5.8 m/s 馬祖 4.8 m/s |
彭佳嶼 27.9 m/s 板橋 - 鞍部 29.3 m/s 竹子湖 19 m/s 淡水 14.6 m/s 基隆 19.6 m/s 臺北 15.6 m/s 新屋 - 新竹 8 m/s 宜蘭 13.1 m/s 蘇澳 21.1 m/s 花蓮 17.6 m/s 成功(新港) 27.6 m/s 臺東 25.2 m/s 大武 34.3 m/s 蘭嶼 55.1 m/s 臺中 9.7 m/s 梧棲 26.3 m/s 日月潭 10.4 m/s 阿里山 34.7 m/s 嘉義 27.3 m/s 玉山 22.3 m/s 臺南 33.2 m/s 高雄 46.0 m/s 恆春 37.9 m/s 澎湖 29.3 m/s 東吉島 37.2 m/s 金門 11.6 m/s 馬祖 13.3 m/s |
強烈颱風莫蘭蒂侵襲臺灣期間,電腦數值預報模式一致預期馬勒卡在臺灣以東海域轉向,北上橫過琉球群島和日本一帶。但莫蘭蒂遠去後,副熱帶高壓脊並未如預期般快速東退,使得馬勒卡的預測路線與莫蘭蒂一樣是比原先預期明顯偏西,預料會在宜蘭縣東面近距離掠過,對剛受莫蘭蒂蹂躪的花東地區,以及北臺灣構成重大威脅,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表示預計在9月15日晚上重新發佈颱風警報[15]。因應莫蘭蒂減弱遠離而解除颱風警報後剛好半日,當馬勒卡位於恆春之東南東約680公里時,中央氣象局於晚上11時半再度發布海上颱風警報[16]。氣象局表示預計在翌日(16日)中午前後發佈陸上颱風警報,並指出馬勒卡將在翌日晚上至17日最接近臺灣,暴風圈會掃過東北部,呼籲民眾做好防颱準備,尤其東北部需嚴防強風大雨。
由於馬勒卡在晚間進一步增強,並採取偏西北路徑,氣象局在16日凌晨5時半表示需提前在早上發佈陸上颱風警報[17],並會密切留意馬勒卡的強度變化。當馬勒卡移至恆春之東南東約470公里時,中央氣象局在早上8時半對花東地區和宜蘭縣發佈陸上颱風警報[18]。氣象局特別指出,馬勒卡沿途路徑海溫高,強度已直逼中度颱風上限,且增強趨勢仍持續,會密切監察馬勒卡會否上試強烈颱風級別,警告民眾不可掉以輕心,需慎防連日降雨引發坍方、落石、土石流及山洪暴發;另外東部、北部、西南部沿海有長浪出現,加上天文大潮未減退,低窪地區需嚴防淹水和海水倒灌。宜蘭縣、花蓮縣、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宣佈在翌日(17日)全日停班停課[19]。當晚陸上警戒範圍由宜蘭縣和東臺灣擴展至北臺灣,氣象局亦對多個縣市發佈大雨或豪雨特報。
馬勒卡的暴風圈在17日凌晨開始籠罩臺灣東半部,不過馬勒卡的大雨區集中在東面環流,加上吹偏西風下花東地區和宜蘭縣受到地形屏蔽,因此宜蘭縣和北臺灣在早上初段風雨仍未明顯,花蓮和臺東的雨勢和風勢也比預期小,只有山區受馬勒卡的外圍雨帶影響而有大雨[20];可是氣象局警告宜蘭縣和北臺灣天氣將在中午左右開始迅速轉壞,風雨逐漸增強[21]。花蓮和宜蘭到上午較後時間已有顯著風雨,部份道路淹水,岸邊風高浪急[22],但與此同時臺東雨勢則逐步減緩,午後甚至出現焚風,天氣變得酷熱,測得攝氏36.1度高溫[23]。由於馬勒卡西面環流緊密且對流偏弱,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Facebook貼文分析,若馬勒卡往偏東北推進,北部山區的風雨會相對緩和;然而若馬勒卡路徑較為偏西北,就會引致北部山區的風雨變得顯著,以北緯25度、東經123度為參考點,偏差50公里可以導致實測風雨相差2倍以上[24]。馬勒卡於下午2時至3時最接近臺灣本島,在宜蘭之東北東約110公里掠過。風暴期間,士林油坑測得超過400毫米雨量。
入夜後馬勒卡漸轉向北北東前進,開始遠離臺灣,加上馬勒卡強度回落和暴風圈收縮,各地由西北風逐步轉吹西南風,雖仍間中有大雨,但風勢逐漸緩和。氣象局表示預計在翌日凌晨解除陸上颱風警報,並於早上考慮解除所有颱風警報[25]。當馬勒卡位於臺北之東北約180公里時,中央氣象局在18日凌晨2時半解除陸上颱風警報[26]。隨著馬勒卡加速向東北遠離,其對臺灣的威脅消除,當馬勒卡移至臺北之東北約290公里時,中央氣象局在早上8時半解除所有颱風警報[27]。氣象局仍維持對山區、臺南和東臺灣發佈大雨特報,並指出臺灣附近各海面風浪仍大、沿海地區有長浪,提醒民眾需保持警惕,持續提防淹水、海水倒灌、坍方、落石和土石流。
菲律賓
-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一號風暴信號
颱風莫蘭蒂橫掃巴丹群島過後,馬勒卡緊接而來。於解除對莫蘭蒂的風暴信號後剛好一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9月15日下午5時再度發出一號風暴信號,當時馬勒卡集結在土格加勞市以東約615公里。馬勒卡於9月16日在巴丹群島東北面200公里內掠過,由於馬勒卡環流緊密,且西面環流較弱,因此當地只吹清勁西北風、漸轉西至西南強風,有狂風驟雨。隨著馬勒卡北移遠離,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17日上午11時解除所有風暴信號,當時馬勒卡移至巴士古以北約460公里。
日本
- 當地發布之最高風力警報:暴风警报
由於馬勒卡會在臺灣以東海域轉向,嚴重威脅八重山群島,因此當地居民加緊採取防風措施,嚴陣以待。馬勒卡於9月17日上午10時半以巔峰狀態橫掃與那國島,當地初時吹東北颶風和有狂風暴雨,致使与那国町内大面积停电,於風眼過境時風雨短暫靜止,但很快便從西南面再次來襲。而鄰近的石垣島則整日受東至東北、漸轉南至東南颶風,以及馬勒卡東面環流較活躍的對流引起之豪雨侵襲。至20日冲绳县因灾农牧业损失达到3093万日元,以竹富町受灾最为严重[28]。隨後馬勒卡重新組織,於19日直指鹿兒島而行,對九州亦構成重大威脅,當地晚間天氣急速轉壞,有狂風大雨。馬勒卡於20日午夜12時後在大隅半島再次登陸[29],鹿兒島縣刮起颶風程度旋風。登陸後馬勒卡順勢向四國地方前進,其中心於9月20日上午11時通過室戶岬[30]。因九州电力鹿儿岛支社遭到巨大影响,至21日鹿儿岛县内1万3400户仍然处于停電状态。21日至22日,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指宿枕崎线山川站至枕崎站间因枕木遭破坏而停运[31]。岛四國各地有狂風暴雨,宮崎縣延岡市北川町截至9月20日早上7時的24小時降雨量為破紀錄的444.5毫米,北川部分河道也因此泛濫,房屋、道路被淹浸[32];德島縣也錄得1小時85.5毫米的降雨量[33]。橫掃四國地方後,馬勒卡於下午1時37分在和歌山縣田邊市再次登陸[34],關西地區受豪雨影響,其中兵庫縣洲本市測得1小時95毫米的雨量[33]。隨後馬勒卡在下午3時到達三重縣尾鹫市,此時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每秒25米,中心最低氣壓985百帕斯卡,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繼續東移[35],最終在晚上9時於東海道以南海域轉化為溫帶氣旋[36]。
中國大陸
- 當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因應馬勒卡有機會上試超強颱風級別,橫越臺灣東面外海後會靠近浙江對開海域,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9月16日下午6時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當時馬勒卡集結在臺灣花蓮之東南約340公里。隨著馬勒卡北移接近,國家氣象中心在翌晨(17日)6時正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當時馬勒卡移至宜蘭之東南偏東約130公里。馬勒卡於18日凌晨最接近中國東南沿岸,在浙江溫岭之東南約250公里掠過,浙江沿海一帶吹強烈西至西北風,有狂風驟雨。馬勒卡在19日向東北方向遠離,中國東南沿岸風力下降,國家氣象中心在早上6時改發颱風藍色預警信號,當時馬勒卡集結在日本鹿兒島之西南約480公里。隨著馬勒卡橫過東海加速遠去,國家氣象中心於半日後在下午6時解除所有颱風預警信號,當時馬勒卡位於鹿兒島之西南約180公里。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臺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 ||
---|---|---|
上一熱帶氣旋 | 海上颱風警報
|
下一熱帶氣旋 |
強烈颱風莫蘭蒂 | 中度颱風鮎魚 | |
強烈颱風莫蘭蒂 | 陸上颱風警報
|
中度颱風鮎魚 |
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風暴信號 | ||
---|---|---|
上一熱帶氣旋 | 一號風暴信號
|
下一熱帶氣旋 |
颱風莫蘭蒂 | 颱風鮎魚 |
參考資料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繁體中文)
-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繁體中文)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13 [2016-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3).(繁體中文)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13 [2016-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繁體中文)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13 [2016-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繁體中文)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16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繁體中文)
- .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18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繁體中文)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19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繁體中文)
- 日本氣象廳. .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日語)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20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繁體中文)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20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繁體中文)
- 香港天文台. . 2016-09-20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繁體中文)
-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 中央通訊社. 2016-09-15 [2016-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繁體中文)
- . 臺灣《蘋果日報》. 2016-09-15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繁體中文)
- . 臺灣《蘋果日報》. 2016-09-16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繁體中文)
- . 中央通訊社. 2016-09-16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繁體中文)
- . 臺灣《蘋果日報》. 2016-09-17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繁體中文)
- . 臺灣《蘋果日報》. 2016-09-17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繁體中文)
- . 臺灣《蘋果日報》. 2016-09-17.(繁體中文)
- . 臺灣《蘋果日報》. 2016-09-17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繁體中文)
- . 中央通訊社. 2016-09-17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繁體中文)
- 鄭明典. . 2016-09-17 [201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1).(繁體中文)
- . 臺灣《蘋果日報》. 2016-09-17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繁體中文)
- . 臺灣《蘋果日報》. 2016-09-18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繁體中文)
- . 中央通訊社. 2016-09-18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繁體中文)
- . 沖縄タイムス. 2016-09-21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日語)
- 日本氣象廳.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日語)
- 日本氣象廳.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日語)
- . 南日本新闻社. 2016-09-22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 . 毎日新聞. 2016-09-20 [201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2).(日語)
- . 中国新聞アルファ.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日語)
- 日本氣象廳.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日語)
- 日本氣象廳.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日語)
- 日本氣象廳. .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日語)
外部連結
- (日語)日本氣象廳:1616最佳路徑數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6年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路徑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8W最佳路徑數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颱風馬勒卡最佳路徑圖
- (英文)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18W檔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繁體中文)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侵臺颱風資料庫——中度颱風馬勒卡、馬勒卡最佳路徑圖、2016年氣象年報及觀測年報(有待公佈)
- (繁體中文)香港天文台:2016年9月熱帶氣旋概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6熱帶氣旋年刊》(網頁版有待公佈)、實時天氣稿(9月1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6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