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戴娜 (1967年)
颱風戴娜(英語:)是1967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其中一個热带气旋,風暴於10月17日在马里亚纳群岛南方附近海域形成,在10月28日消散,維持了約11日。戴娜登陸日本愛知縣渥美半島後,先後影響中部地方、關東地方及東北地方,亦創下當時年內最遲登陸日本之紀錄,並保持著直到1990年颱風比芝為止,至今仍是日本唯一年內颱風編號超過30而又在日本登陸者。[1]
三級颱風(美國) | |
![]() 巔峰時期的戴娜 | |
形成 | 1967年10月17日 |
---|---|
消散 | 1967年10月28日 |
最高風速 | 1分鐘持續: 185公里/小時(115英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50百帕(毫巴);28.05英寸汞柱 |
死亡 | 37人 |
影響地區 | 日本 |
196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氣象歷史

热带风暴(63–118 km/h)
一级(119–153 km/h)
二级(154–177 km/h)
三级(178–208 km/h)
四级(209–251 km/h)
五级(≥252 km/h)
未知
戴娜在10月17日马里亚纳群岛南方附近海域形成,之後在菲律賓海呈逆時針型行走,再轉向西北移動兼持續增強,24日左右達到巔峰,氣壓低至950百帕。[1]那時候日本周圍被大型的高氣壓盤踞著,預報推測戴娜將向東北移動並橫過日本以南海域。[2]不過戴娜卻依然西進,並在琉球群島南方海面,向西北偏西移動,至宮古島東南方海面時停滯下來,一反氣象部門的預報推測。[3]戴娜在27日突然再次開始移動,又轉為朝東北指向日本本州南紀地區,到翌日3時30分登陸愛知縣渥美半島伊良湖岬。[2][4]雖然戴娜同日轉化為溫帶氣旋,但同時保持強度及繼續發展,使到日本全國各地天氣變得惡劣。[2]
戴娜是日本自1951年統計數據開始以來,年內最遲登陸日本之颱風,直到1990年11月颱風比芝登陸和歌山縣白濱町為止,到目前都是統計史上第二名,但戴娜卻仍是日本唯一年內颱風編號超過30而又在日本登陸之颱風。[5]
影響
臺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在臺灣時間10月24日晚上為此發佈海上颱風警報,翌日下午再發佈陸上颱風警報,到26日下午同時解除陸上和海上警報,期間沒有災情報告。[3]據當時颱風警報單顯示,戴娜當時在臺灣以東海面向西緩慢移動,甚至近似停滯,而臺灣各地同時受高氣壓影響,東北季候風一度增強。[3]外海蘭嶼氣象站錄得最大持續風力每秒29.2米,北投鞍部氣象站則錄得最大總雨量278.6毫米。[3]
日本
此次風災造成37人罹難、10人失蹤、41人傷,另造成房屋損壞2,959棟、浸水26,842棟,2,481公頃耕地及181隻船舶受損。[6]位於三重縣熊野市大泊的國道42號修路現場在當時發生暴洪,使那邊有30人被該現象引發的泥石流沖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4][7]風暴亦同時引發大量降雪,在長野縣與群馬縣縣境之間的秩父地區一帶,積雪曾一度達到50厘米。[2]而德島縣東部的期間總雨量為200至250毫米,小松島市小松島港受到風暴引發的暴雨影響,不少臨時性繫泊物被沖走,所養殖的海藻也遭到嚴重破壞。[8]
排名 | 熱帶氣旋 | 名稱(英文) | 登陸時間(UTC+8) | 登陸地點 |
---|---|---|---|---|
1 | 比芝 | Page | 1990年11月30日 13時 | 和歌山縣西牟婁郡白濱町以南 |
2 | 黛娜 | Dinah | 1967年10月28日 2時30分 | 愛知縣南部 |
3 | 蘭恩 | Lan | 2017年10月23日 2時 | 靜岡縣掛川市附近 |
4 | 蠍虎 | Tokage | 2004年10月20日 12時 | 高知縣土佐清水市附近 |
5 | 奧蓓 | Opal | 1955年10月20日 11時 | 和歌山縣田邊市附近 |
6 | 泰培 | Tip | 1979年10月19日 8時30分 | 和歌山縣西牟婁郡白濱町附近 |
7 | 謝柏 | Zeb | 1998年10月17日 15時30分 | 鹿兒島縣枕崎市附近 |
8 | 凱利 | Kelly | 1987年10月16日 23時 | 高知縣室戶市附近 |
9 | 露芙 | Ruth | 1951年10月14日 18時 | 鹿兒島縣市來串木野市附近 |
10 | 黃蜂 | Vongfong | 2014年10月13日 7時30分 | 鹿兒島縣枕崎市附近 |
參閱
- 1967年太平洋颱風季
- 颱風比芝 (1990年):年內最遲登陸日本的熱帶氣旋第一名
- 颱風蘭恩 (2017年):年內最遲登陸日本的熱帶氣旋第三名
參考
- . agora.ex.nii.ac.jp.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9).
- . Yahoo!ニュース.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日语).
- . 侵台颱風資料庫.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中日ニュース.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Yahoo!天気・災害.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日语).
- . agora.ex.nii.ac.jp.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 (PDF). 気象庁. [2020-05-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9-30).
- . 四国災害アーカイブス.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