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子

韩康子—?,名,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韩氏世族领袖韩庄子之子。曾与魏桓子赵襄子合灭了晋国中军将智伯

韩虎
连环画《水灌晋阳》中的韩虎画像
君主
子嗣韩启章
谥号
政权晋国(春秋)
父亲韩庚_(春秋)

简介

周贞定王十二年(晋出公十八年)(前457年),知伯瑶率领赵、韩、魏三家灭亡范氏中行氏后又攻伐郑国,归来后与韩康子虎、魏桓子驹在蓝台举行宴会,知瑶戏弄韩康子并侮辱其家臣和谋士段规,并对进谏的智国说:「只有我能为难别人,若我不对别人发难,又有谁敢为难我?」智国以列国过去因小怨酿成大祸的教训,劝谏知伯既然已经与韩家君臣结怨,就必须小心防备二人将来伺机报复,知伯不听。[1][2]

周贞定王十三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年),知伯瑶假借晋侯之命,以恢复晋国霸业为由,向韩康子索取土地。韩康子本来不想答应,段规则劝谏他答应割地以避免智伯攻打韩氏,同时可使智伯心生骄横,不断向各国索取土地,届时韩氏就可以待机而动。韩康子于是答应割让万户之邑予知伯。知伯以同样方式成功再向魏桓子取得万户之邑,之后向赵襄子索取蔺和皋狼两地,但被赵襄子拒绝。周贞定王十四年(晋出公二十年)(前455年),智伯命韩康子与魏桓子出兵,合攻赵襄子晋阳晋阳之战爆发,在围攻一年余后知伯趁机水淹晋阳。但两家却因为受到智伯的恐吓威胁,加上赵氏家臣张孟谈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之,智氏在灭赵后必定以韩、魏作为下个目标。韩、魏二主本来就不满平日嚣张跋扈的智伯,听了张孟谈之言决定倒戈起事。于是三方密约共同击败智伯并族灭智氏,又瓜分了智氏的土地,[3][4]为日后三家分晋奠下基础。

灭智后,段规劝说韩康子先占得成皋,韩康子嫌弃成皋遍布山石,无法保持水土开垦耕作,段规却说此地能使韩国取得地利,将来可以出其不意夺取郑国。韩康子采纳了段规意见,后来韩国果然凭借成皋灭亡了郑国。[5]

韩康子去世后,他的儿子韩启章继位,是为韩武子。[6]

参考来源

  1. 国语·晋语九》:还自卫,三卿宴于蓝台,智襄子戏韩康子而侮段规。智伯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异于是。夫郤氏有车辕之难,赵有孟姬之谗,栾有叔祁之愬,范、中行有亟治之难,皆主之所知也。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周书有之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夫谁不可喜,而谁不可惧?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2. 资治通鉴·卷一》: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
  3. 战国策·赵策一》。
  4. 童超. . XinXueTang. 2010-01-01 [2016-09-24]. ISBN 97875415407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中文).
  5. 战国策·韩策一》: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规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王曰:「善。」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
  6. 《史记·韩世家》。
前任:
韩庄子
晋国韩氏领袖
?—前424年
继任:
韩武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