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渭

韩光渭1930年1月29日—2019年6月1日[1][2]中华民国海军少将退役,山东即墨人,已退休工程科学博士,是中华民国重要国防武器雄风飞弹一型、二型计划主持人,被称为「雄风飞弹之父」。[3][4][5]

学历

青岛私立崇德中学、省立青岛临时中学、私立中正中学。[3]

1955年,中华民国海军机械学校(现已并中正理工学院)44年班电机系学士。

1958年,考取中华民国海军公费留美资格,赴美国海军研究院进修。

1961年,获美国海军研究院电机系博士。[3][6]

经历

1949年,随部队离开青岛,经过台湾前往海南岛,1950年回防台湾驻防在澎湖。1956年,太康军舰电工官。1957年,海军官校电机系助教。[3]

1962年至1964年,海军工程学院副教授。

1965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研究。

1966年至1982年,中山科学研究院电子研究所控制组组长。1982年到1984年,中山科学研究院电子研究所副所长。1982年到1995年,中山科学研究院雄风飞弹计划主持人。1984年到1995年,中山科学研究院系统发展中心副主任。

1990年中山科学研究院服务期间曾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荣衔[7]

1985年,晋升中华民国海军少将[5]

1962年至1992年、1997年至1999年,国立交通大学兼任教授。1992年至1999年,国立台湾大学兼任教授。1995年至2000年,元智大学讲座教授。[6]

2019年6月1日于家中病逝,享寿89岁。[8]

评价

孙又予先生在其回忆录中对时任中山科学研究院控制组组长的韩光渭先生评价:

   是一位有实学而又肯实干的人物,他读书用功的程度无人能及。到日本东京出差,在星期假日时,大家都出去观光游玩,只有他一个人留在旅馆里闭门读书。
   由他主持雄风飞弹计划,就很成功,只是像韩光渭先生这样的人太少了。[9]

前雄风三型飞弹总工程师张诚也在脸书发文表示:

   韩光渭奠定雄风飞弹的基础,孕育了雄风文化,才有现在的雄三飞弹与远距精准打击能力[7]

荣誉

参考文献

  1. 游, 凯翔. . 中央通信社. 2019-07-02 [2023-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中文).
  2. 韩, 胤棣. . ETToday. 2019-12-21 [2023-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中文).
  3. . 中央研究院.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中文(台湾)).
  4. 作者:许树恩. . 秀威出版, 2004. 2004-08-01 [2018-09-04]. ISBN 97898676143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中文(台湾)).
  5. 韩光渭. . 中研院. 2010-06-01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中文(台湾)).
  6. . 中央研究院.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中文(台湾)).
  7. 雄风飞弹之父韩光渭辞世中科院:光荣事迹令人感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年6月5日
  8. . [2019-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9. 作者:孙又予. . 独立作家-猎海人, 2015. 2015-10-23 [2018-09-04]. ISBN 97895743272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中文(台湾)).
  10. .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