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刚栎
青刚栎为台湾黑熊的主食,在全台皆有分布,分布于海拔100~2000公尺(学名:Quercus glauca,英文名称:、、)为壳斗科栎属麻栎亚属青刚栎节[1]的常绿乔木,别称有校𪴙、铁椆、粗㭴等。
青刚栎![]() | |
---|---|
![]() | |
青刚栎 (摄于大阪・2006年)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壳斗目 Fagales |
科: | 壳斗科 Fagaceae |
属: | 栎属 Quercus |
种: | 青刚栎 Q. glauca |
二名法 | |
Quercus glauca Thunb. | |
异名 | |
|

Quercus glauca
特征
常绿中型乔木,树高可达20公尺,树皮灰褐色、略光滑,有不明显纵向细纹裂,叶形为长卵或椭圆形,单叶互生,长8至14公分,宽2.5至6公分,叶前端尾状渐尖,且具锯齿状叶缘,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至淡绿色,表面平滑,叶背为粉白色,有短毛疏生,花期于每年3~4月,结果期长达3个月,于每年10月持续直到12月[2];果为坚果,椭圆形,面光滑,高1至1.6公分,径0.9至1.4公分,顶端有一圆锥形突尖,基部圆形。 新鲜边材为乳白色,木质线及导管均甚显著。[3]

青刚栎之树干外观

未成熟之青刚栎果实

接近成熟之青刚栎果实
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印度及日本;在中国,喜生于海拔60至2600公尺的山坡地或溪谷,常成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分布省份从华北、华中到华南,甚至云南、西藏等地均可见,是中国遍布面积最广的阔叶树种之一。
在台湾,主要分布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阔叶树林内,在平地亦可常见作为都市绿化树种。
用途
木材质地坚硬,是许多建筑用材及器具把柄的重要材料,以前也常做为铁路枕木使用[4]。
另外,青刚栎所结的坚果内含丰富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素,是许多哺乳类动物──如台湾黑熊的主要食物来源[5],虽因味道苦涩不被人所食用,但因其造型奇特,常被人们拿来做童玩等手工艺品。
木屑可以用于香菇的培养基底,并且保留干,为永续树种。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青刚栎 |
![]() |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青刚栎 |
- . [2011-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1-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中文).
- Flora of China: Cyclobalanopsis glauc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