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

霞光(或天空辉光)是部分来自夜空本身的光照,而最常见的来源自人造光源发出的光污染。这些累积在高空中的大片霞光,可以来自数公里外城市无用的光照。来自人造灯光的霞光在全世界大多数城镇和集中居住区普遍的都可以的观察到,会在它们的上空形成一个发光的圆顶。霞光的穹顶可能很大,可以覆盖整个城市,也可以很小,只会照亮该购物中心或体育场的上空。

夜晚的墨西哥市,有着明亮的天空。

虽然通常都是人造光,霞光也包括天然的来源,像是在夜晚漫射在空中的黄道光星光,和高层大气发出来的气辉[1][2]

霞光也可能是自然事件引发的,例如1908年的通古斯事件,一颗直径数米的流星体,在俄罗斯克拉斯诺雅斯克边疆区的通古斯河上空平均半径5-10公里处爆炸。估计这次爆炸释放的能量有15百万吨上下,是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能量的1,000倍,或是曾经引爆过威力最大的核弹沙皇炸弹的三分之一强。通古斯爆炸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创造出的霞光远在英格兰都能看见。那里的人经历了数周了断断续续的光明之夜("bright nights",现在是与霞光同意义的术语)。

负面效应

霞光大多数是未极化的,加入的结果是降低了月光偏极的信号。人类不会感觉到这种模式,但一些节肢动物可以。

霞光是最普遍的光污染,有各种负面的影响:产生的过度和不受控制的灯光,是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从审美上使满天繁星显得凋零,在生态上,对鸟类等生物甚至人类造成了影响[3][4]。 霞光是天文学家的首要问题,因为它减少了天空的对比,变得无法看到所有的星星,甚至是最亮的星星。这是对光的一种普遍的误会,认为专业的天文台能够"过滤"某些波长(例如产生低压钠灯)。更精确地说,对于天文学家而言,排除了大部分相对无污染的频谱,来自低压钠灯的窄频发射,"变通"的造成的光污染[5]。甚至当这种照明被广泛的使用,霞光依然干扰着天文研究,以及大家能看到满天繁星的自然景观。

据说许多夜行生物使用来自被散射月光偏振光信号来导航[6]。因为霞光大都是未极化的,它可以掩没来自月球的微弱信号,使得这种类型的导航变得不可能[7]

由于霞光,居住在靠近市区的民众看见的星星比未受污然的天空少了数千颗,并且通常看不见银河。甚至用望远镜也几乎察觉不到黯淡的黄道光和仙女座星系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1. F.E. Roach & Janet L. Gordon. . D. Reidel (Dordrecht-Holland/Boston-USA). 1973.
  2. Flanders, Tony. . Sky & Telescope. Sky Publishing of New Track Media. December 5, 2008 [2015-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8).
  3. Fatal Light Awareness Progra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LAP)
  4. C. Rich; T. Longcore (编). . Island Press (Washington; Covelo; London). 2006.
  5. C.B. Luginbuhl. R. J. Cohen; W. T. Sullivan, III , 编. . Preserving the Astronomical Sky, IAU Symposium No. 196 (PASP, San Francisco, USA). 2001: 81–86.
  6. Warrant, Eric; Dacke, Marie. . Brain, Behavior and Evolution. 1 January 2010, 75 (3): 156–173. doi:10.1159/000314277.
  7. Kyba, C. C. M.; Ruhtz, T.; Fischer, J.; Hölker, F.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7 December 2011, 116 (D24). doi:10.1029/2011JD01669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