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辩士

辩士台语发音piān-sū),在香港称作解画人解画员(俗称解画佬),是近代的一种职业,为电影即时口述旁白说明者,即专门替默片或外语片为现场观众即场口头讲解剧情,香港称为解画解话[1]

辩士一词源于日本「活动辩士」(日语: katsudō benshi;简称「活辩」),「活动辩士」为电影的旧称「活动写真」与「辩士」结合而来。韩国、台湾曾被日本统治,所以出现大量辩士,但在有声电影出现后,默片逐渐消失,电影辩士也渐渐式微。

现代电影因为皆配有字幕配音,辩士之职几乎消失,香港与韩国都已没有辩士存在,但日本尚有十几位辩士仍在定期进行表演,台湾也有一两位辩士仍在为默片进行解说。

日本现存电影辩士

  • 泽登一门

泽登翠

片冈一郎

縁寿

山内菜々子

  • 麻生一门

麻生八咫

麻生子八咫

  • 东京

山田広野

坂本頼光

佐々木亜希子

山崎banira

  • 大阪

井上阳一(于2021年过世)

大森久美子

台湾

台湾有辩士这一行业出现是在日治时期,该词汇也是从日本传入[1]。另有「活辩」一词,指「活动写真的辩士」[1]。在无声电影(默片)盛行的时期,戏院会设有乐队,并配有辩士说明剧情[1]。除了戏院之外,巡回映演时也会有辩士随行[1]。在有声电影出现之后,该行业逐渐没落,但因为语言问题所以1930年代台湾仍有辩士一职[1]

台湾早期的辩士不是由戏院员工充任,便是从日本本土招募[1]。在1930年左右,台湾有41位日籍辩士、19位台籍辩士[注 1][1]。此外当时要成为辩士必须通过各州警察课的考试,并确认没有「思想问题」,之后才能获得证书执业[1]

台湾自60年代后,辩士几乎消失殆尽,只有台语辩士陈锤钟尚在从事辩士活动。2014年,国家电影数据馆曾邀请亮轩担任电影《恋爱与义务》辩士。2021年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举办「致愤青.文协百年纪念影展」,邀请吴奕伦、郑佳如担任日本默片辩士。

台湾现存电影辩士

  • 台语辩士:陈锤钟(于2019过世)、陈勇升、康正宗、张宗荣
  • 客语辩士:钟喜栋
  • 北京语辩士:吴奕伦、郑佳如

日治时期台湾辩士

  1. 如詹天马、王云峰、黄梁梦、吕诉上等人[1]

参考数据

  1. 洪雅文. 四版一刷. 远流出版. 2006-09-25: 页1361. ISBN 957-01-7430-7.

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