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訴上

呂訴上1915年7月30日—1970年),台灣戲劇學家。

簡歷

呂訴上出生於彰化縣溪州鄉,其父呂深圳喜愛戲劇,除經營劇院外,並組織「賽牡丹俱樂團」歌仔戲[1]。1928年自溪州公學校畢業後,開始鑽研戲劇。

1930年,擔任劇團編導,中學畢業後,在彰化組織「銀華映畫社」,引進中國國片巡迴放映,自己兼做辨士。16歲時為賽牡丹歌仔戲班編寫的改良劇《情海風波》在彰化公演,他親自擔任導演及男主角,獲得觀眾不錯的反應。

1934年,他曾赴日本留學,就讀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但不久即中輟回台。1936年,他再度赴日,就讀於東京寫真學校,除學習攝影外,並加入劇團學習腹語化妝。同年從東京寫真學校畢業。

1937年至1939年,自組「台灣銀華新劇團」,赴全台各地巡迴公演皇民化新劇。1940年,他第三度赴日求學,先後就讀日本大學電影科、東京新聞學院、日本大學藝術科、東京市商工經營指導員養成所,獲得日本國家考試演技合格證書。

1942年返台後,在日籍師友推薦下,受聘於「臺灣演劇協會」,負責文藝監察與演出指導。當時日本政府在台灣推行皇民化,呂訴上因職務之故,也編寫了一些皇民化劇本。但在這段期間,他曾經成功勸阻日本政府禁止傀儡戲演出,並親自指導傀儡戲班。

二戰結束後,呂訴上於1946年在高雄警察局任科員,其後調任台北市警察局督察,台中縣警察局大甲區第一日警察所所長、台中市警察局局長等職務。

呂訴上在1947年與張秀光等人發起成立「台北市電影戲劇促進會」,並擔任第一任理事長。1948成立「銀華影業社」,與香港合作開拍古裝電影《陳杏元思釵》。1949年促進會解散,繼續奔走籌設「歌仔戲協進會」。1950年在各界討論歌仔戲存廢問題時,力主保存改良,並籌設「歌仔戲協進會」。1951年,編寫《女匪幹》、《還我自由》、《延平王復國》、《鑑湖女俠》等時代劇。1958年,成立「銀華影業社」,曾出版《臺灣電影戲劇史》等著作。

1970年因腦溢血逝世,享年55歲。他的代表作《臺灣電影戲劇史》,內容涵蓋臺灣近代電影廣播劇、歌仔戲、新劇布袋戲、傀儡戲、南管戲平劇……等戲劇藝術的源流與演變,迄今仍為台灣戲劇史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2],惟該書內容錯誤不少,是較為可惜之處。

參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