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礼国
阿礼国,KCB(英语:,1809年5月25日—1897年11月2日),是19世纪英国驻中国、日本领事。在任驻沪总领事期间促成修订上海土地章程,并促使创建工部局和万国商团等重要的组织机构。
阿礼国爵士 Sir Rutherford Alcock | |
---|---|
![]() | |
第一任![]() | |
任期 1859年—1865年 | |
君主 | 维多利亚 |
继任 | 巴夏礼 |
第十任![]() | |
任期 1865年12月7日—1869年11月1日 | |
君主 | 维多利亚 |
前任 | 威妥玛爵士 |
继任 | 傅磊斯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809年5月25日![]() |
逝世 | 1897年11月2日![]() | (88岁)
国籍 | ![]() |
简历
阿礼国1809年出生现属伦敦的圣詹姆斯,父亲是医生。阿礼国1844年为福州领事,1846年接替巴富尔晋升为上海领事。
担任上海总领事时期
1848年发生青浦教案后,其引用上海土地章程向上海道麟桂施加压力,再与麟桂加订新协议获取英租界拓界,由830亩增加到2820亩。
1853年3月太平天国波及到邻近地区,阿礼国有见中国官府怠于履行防务义务,于4月联系美国驻沪领事召集在沪英、美侨民举行会议,商讨自行组织武装维持治安,结果议决成立「上海本端口义勇队」(万国商团前身),会同英国在沪海军护卫上海租界。同时决定创建防御工事,后所创建的「泥城浜」在1854年泥城之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
小刀会起事破坏江海关后,阿礼国便立即调集英国海军陆战队前去接管,继而控制了征收关税大权。上海道吴健彰在被小刀会关押而由美国人营救出复职后,尝试夺回税收权力无果,便只能接受外国人参与关税管理的现实[1],于1854年6月与阿礼国还有美、法领事,一齐议订了上海海关协定九款,由三国各派一名税务司参与关税事务[2]。
之后的7月份阿礼国再主持召开了租界外侨的租地人大会,于会发表演说倡议再创建自治机关以保全租地侨民的利益,会议结果通过修订了新的土地章程授权成立工部局和警务处巡捕房等重要机构[1]。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