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浓
朱溥生(1934年—),笔名阿浓,祖籍江苏泰兴,生于浙江省湖州,为香港男作家、退休教师,近年定居加拿大。
阿浓 | |
---|---|
![]() | |
出生 | 朱溥生 1934年(89—90岁) ![]() |
笔名 | 阿浓 |
职业 | 作家、教师 |
国籍 | ![]() |
母校 | 岭英中学 葛量洪师范学院 |
背景
阿浓的父亲任职于慈善机构[1],母亲任职纱厂女工[1]。他12岁时正就读一所位于上海市的市立中学[1],1947年定居香港,1947年至1953年就读岭英中学[2](1953年中六[2],于同年中文中学会考中取得中文、英文、历史及物理科「良」等,化学科「优」等成绩[3]),1953年升读葛量洪师范学院(即现今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学院前身)。[4][5]他由1954年起先后于乡村学校、官立中小学、工业学校和情绪问题儿童学校任教,持续教育工作39年[4]。他曾担任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理事及监事、[6]香港儿童文艺协会会长以及加华作协副会长。
阿浓曾为十种以上报刊撰写专栏,亦曾担任《青年乐园》、《教协报》、《新教育》、《松鹤天地》等报刊编辑。散文、小说、新诗都是阿浓常写的文学体裁,曾出版文集过百种。其电视剧本《天生我材》获得「纽约电影电视节银奖」、「芝加哥电影电视节银奖」及「国际复康联会电影节戏剧组亚军」。多年来有15本著作入选中学生好书龙虎榜之「一本好书」,十度被中学生票选为「最喜爱作家」。而作品又曾获香港文学双年奖、冰心儿童文学奖,以及陈伯吹园丁奖。
直至1993年7月[2],阿浓退休且移居加拿大[2],除了持续写作之外,也曾主持电台节目[4]。2009年2月,香港教育学院(现已正名香港教育大学)颁授荣誉院士衔予阿浓以表彰其对教育和教院发展的贡献。[6]
作品列表
阿浓个人作品
- 《浓情集》
- 《一刀集》
- 《得心集》
- 《点心集》
- 《点心二集》
- 《点心三集》
- 《铁嘴鸡》
- 《快乐人》
- 《摘星园》
- 《有趣集》
- 《细说心语》枣田(图)
- 《天生我材》
- 《因臭得福》
- 《香港少女日记》
- 《好说好说》
- 《点到即止》
- 《人间喜剧》
- 《听,这蝉鸣!》
- 《新爱的教育》
- 《节日情感线》
- 《童眼看世界》
- 《痴心留一角》
- 《新爱的教育》
- 《比蜜糖还甜》
- 《波比的诡计》
- 《假如我是……》
- 《一百个看不惯》
- 《一百个看不厌》
- 《阿浓说故事100》
- 《汉堡包和叉烧包》
- 《也想潇洒走一回》
- 《是我心上的温柔》
- 《生活,一瞬间……》
- 《笑一笑‧想一想》
- 《本班最后一个乖仔》
- 《阿浓与年轻人的真情对话》
- 《古典今趣──中国人的幽默》
- 《老井新泉——中国人的智能》
- 《去中国人的幻想世界玩一趟》
- 《声动千载》
- 《快乐红簿仔》
- 《不一样的故事》
- 《童话家VS童画家》
- 《洞》
- 《片刻永恒》
- 《美丽的中国人》
- 《幸福穷日子》
- 《开心家庭启示录》
- 《别骂我胆子小》
- 《香港儿童文学名家精选》
- 《日日是好日》
- 《童年的我 少年的我》
- 《何紫》
- 《时间的艺术》
- 《展眉集》
- 《何紫散文精选集》
- 《校园密令谷》
- 《美言一百》
- 《共行人生路》
- 《最后的团圆》
- 《红发安妮》
- 《阿浓小小说》
- 《改变世界的超能力》
- 《我在乎天长地久》
- 《橡皮擦男孩》
- 《难忘的故事》
- 《想当作家不是梦》
- 《零点五分》
- 《马翠萝》
- 《阿浓陪你读唐诗》
- 《给中学生的信》
- 《当好学生遇上好老师》
- 《阿浓》
- 《流星的女儿》
- 《馨香盈怀䄂》
- 《也想潇洒走一回》
- 《古典今趣》
- 《时代新词》
- 《假如我是》
- 《如何浪费时间说明书2.O》
- 《点到即止》
- 《青果一集》
- 《青果二集》
- 《信是有缘》
- 《听君一夕话》
- 《要你给like的故事》
- 《字字珠玑》
- 《阿浓的有情世界》
- 《意料之外事件簿》
与他人合著作品
- 阿浓・阿芸《微雨好风集》
- 阿浓・冯浪波《含英咀华》一至四集
- 阿浓・阿貍《恶人》
- 阿浓・47人等《童年》—《父亲与我》
- 阿浓・(未知)《美丽的香港》
- 阿浓・会识草蜢的男孩《是我心上的温柔=It’s my heartwarming tendmes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