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利坡鱷

阿拉利坡鱷(學名:Araripesuchus)是種史前鱷魚,化石發現於南美洲非洲,年代為白堊紀中到晚期(阿普第階馬斯垂克階),約1億2500萬到6500萬年前[1][2]。古生物學家根據其顱骨、牙齒型態,將阿拉利坡鱷歸類於中真鱷類諾托鱷類[3]。根據估計,阿拉利坡鱷的身長約1到1.8公尺,體重約40公斤[4]。阿拉利坡鱷的兩頰突出,前上頜骨各有一顆較大的牙齒。[5]阿拉利坡鱷目前已有五個有效屬。

阿拉利坡鱷屬
化石时期:
阿拉利坡鱷的想像圖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Reptilia
科: 乌拉圭鳄科 Uruguaysuchidae
属: 阿拉利坡鳄属 Araripesuchus
Price, 1959
  • A. gomesii Price, 1959 (模式種)
  • A. wegeneri Buffetaut, 1981
  • A. patagonicus Ortega, Gasparini, Buscalioni & Calvo, 2000
  • A. buitreraensis
    Pol & Apesteguia, 2005
  • A. tsangatsangana Turner, 2006
  • A. rattoides Sereno & Larsson, 2009

發現歷史

阿拉利坡鱷的頭顱骨

阿拉利坡鱷是在1959年敘述、命名,模式種A. gomesii。阿拉利坡鱷的正模標本(編號DNPM 423-R)是一個顱骨、部分下頜,發現於巴西桑塔那組(Santana Formation),年代為白堊紀中期。當地還出土另一個較完整的標本(編號AMNH 24450)[3]。在1981年,法國古生物學家E. Buffetaut將出土於非洲尼日的標本(編號GDF-700),建立為第二個種,A. wegeneri。這個標本包含下頜的零碎骨頭,年代屬於白堊紀早期[1]。在2000年,其他古生物學家根據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標本(編號MUC-PV 269),建立第三個種A. patagonicus,年代是白堊紀晚期[6]。在2005年,第四個種A. buitreraensis被建立,標本(編號MPCA-PV 235)是一個顱骨,長度為13公分,發現於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年代也屬於白堊紀晚期;這標本也是已知最大型的阿拉利坡鱷標本[5]。隔年,一個發現於馬達加斯加的標本被建立為第五個種A. tsangatsangana,年代為白堊紀最後一期,是已知生存年派最晚的阿拉利坡鱷[2]

分類學

阿拉利坡鱷目前已有六個有效種,包含:模式種A. gomesii[3]A. wegeneri[1]A. patagonicus[6]A. buitreraensis[5]A. tsangatsangana[2]A. rattoides[7]

其中,發現於尼日A. wegeneri曾被許多科學家質疑其有效性,被建議需要建立為新屬[6]。直到馬達加斯加的A. tsangatsangana被發現,這兩個非洲的種才被接納為有效種。在同份研究裡,其他種也被承認是有效種[2]

在1959年,阿拉利坡鱷最初被歸類於烏拉圭鱷科(Uruguaysuchidae)。在1981年,E. Buffetaut仍維持同一分類法[1]。但是在2000年,其他科學家在建立第三個種時,僅提出烏拉圭鱷可能是阿拉利坡鱷的近親,並沒有將阿拉利坡鱷歸類於特定科[6]

在2000年,F. J. Ortega等人提出阿拉利坡鱷不屬於諾托鱷類。在某些種系發生學研究,阿拉利坡鱷被歸類成新鱷類的近親;新鱷類後來演化出現代鱷魚。在近年的分類研究裡,阿拉利坡鱷被分類成諾托鱷類的基礎物種。在2011年,M. Soto將阿拉利坡鱷重新歸類到烏拉圭鱷科,並將烏拉圭鱷科歸類於諾托鱷類的最基礎物種[8]

阿拉利坡鱷的化石

以下來自於2011年的烏拉圭鱷研究:

諾托鱷類
烏拉圭鱷科

烏拉圭鱷

阿拉利坡鱷

A. wegeneri

A. buitreraensis

A. gomesii

A. patagonicus

Ziphosuchia

利比哥鱷

獅鼻鱷

馬拉威鱷

坎迪多齒鱷

喀邁拉鱷

泥炭鱷

波羅鱷

布氏鱷

伊貝爾鱷

諾托鱷

科瑪繪鱷

馬里利亞鱷

古生態學

A. patagonicus

阿拉利坡鱷的化石來自於南美洲非洲馬達加斯加,顯示該物種起源於南方的岡瓦那大陸[1]。當阿拉利坡鱷出現時,南美洲、非洲、馬達加斯加已經彼此分離,顯示牠們在岡瓦那大陸分裂前就已發生演化輻射[2]

參考資料

  1. Buffetaut, E. .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81, 70 (2): 611–624. doi:10.1007/BF01822139.
  2. Turner, A. H. . Historical Biology. 2006, 18 (3): 255–369. doi:10.1080/08912960500516112.
  3. (葡萄牙文)Price, L. I. . Boletim Divisao de Geolgia e Mineralogia Rio de Janeiro (Brazil). 1959, 118: 1–55.
  4. . [2012-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5. Pol, Diego; Sebastian Apesteguia. .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October 2005, 3490 (1): 1–38 [2008-12-27]. ISSN 0003-0082. doi:10.1206/0003-0082(2005)490[0001:NARFTE]2.0.CO;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7).
  6. Ortega, F. J.; Z. B. Gasparini, A. D. Buscalioni and J. O. Calvo.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0, 20 (1): 57–76. doi:10.1671/0272-4634(2000)020[0057:ANSOAC]2.0.CO;2.
  7. Sereno, P.C.; Larsson, H.C.E. . ZooKeys. 2009, 28: 1–143 [2012-04-11]. doi:10.3897/zookeys.28.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9).
  8. Soto, M.; Pol, D.; and Perea, D.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1, 163 (S1): S173–S198 [2012-04-11]. doi:10.1111/j.1096-3642.2011.00717.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