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署
防空署(英语:,简称:),中文又称防空处、防空监理处或防空局,是香港政府在1937年12月筹组,于1939年初成立的政府部门[1][2][3],以应对二次大战爆发后日益紧张的香港周边局势,筹划及准备香港遭遇军事入侵时所须的防空及民防工作[4],包括修建防空洞[5],筹建民防部队[6],以及教导公众应对空袭等[7],以期减少香港受到敌军空袭时的平民死伤,成立之初的部门主管是施柏坚(A. H. S. Steele-Perkins),1941年11月由柏高(B. H. Puckle)接任[8]。1941年12月8日日军入侵香港触发香港保卫战[9],香港在全体军民经过18天的苦战后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30日香港重光[10],该部门于二战后因为已没有实际需要而被撤销。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数据显示香港现存的防空隧道共29条,若全部加起来长约19公里[11],目前仍可进入的防空洞已交由路政署负责维修[12][13],其后备民防队伍的职能则主要由1952年成立的民众安全服务队接替[14]。
主要职责
防空署负责统筹防空洞的建造工程、设置防空相关的民防设施、培训防空救护和灭火人员、教育公众应对空袭,及制定公众防空演练计划等工作[16],以期降低香港遇到敌军空袭时的人命伤亡[17]。1939年,防空署组建民防部队招募市民参加,包括防空救护队、后备灭火队、消毒队及挖掘队等[18][19];同年又于港九各区成立22个防空委员会[8],协调各地区的防空及民防工作。香港早于1938年开始在中区测试防空警报器[20],并于同年9月公布将会实施灯火管制演习[21]。1939年6月,防空署从英国购入防空警报器并在各区安装后,便开始筹划大型防空及灯火管制演习[22],香港首次大型灯火管制演习于1939年7月27日晚上举行[23],在演习期间,各家各户、店铺及办公室,以及街上的车辆,都必须将灯火熄灭或把灯光屏蔽,而根据灯火管制则例,违者可被罚款一千港元[7]。
1940年,欧洲局势恶化,防空署开始在香港实施定期的防空及灯火管制演习[24]。自1940年4月11日晚上起,灯火管制演习改为强制运行及不再告知演习的确切时间,防空署会于演习前的一周发出通告,告知市民及各机构在演习时须注意的要项,而防空警报响起的时间将不会提早公布,防空总监又强调对屡劝不循者将依例予以起诉[25]。同年,该署在各区委派督导员,可在防空演习、实施灯火管制期间及在战时,进入民居进行指导工作[26],防空署的督导及巡逻员皆获发证书及识别襟章[27]。在1941年10月22日晚举行的防空演习,时任防空署总监卑云士更分别于晚上6时26分及10时20分,两度乘飞机在香港上空俯瞰灯火演习的实况,并发表演习的成绩及未完善之处[2]。
为准备香港发生战争后对抗灾及救援人力的需求,政府于1939年已呼吁香港市民参加义务性质的防空救护队及后备灭火队等民防组织[28],并兴建专门学校以提供相关训练[1],该署在1939年便为超过6千人提供防灾训练,并印发小册子教导市民应对空袭的措施[29]。一旦战争爆发,香港除了要面对敌军的飞机轰炸和炮轰,当时的港府领导层亦担心敌军可能不惜出动化学武器袭击香港[19],政府估计如敌军使用毒气弹空袭香港,香港于数小时内便会变死城,但每个最少要30至50港元的进口杀毒面具绝非一般市民所能负担,所以除协助香港本地厂商制造杀毒面具外[30];自1940年1月起,防空署通过政府补贴向公众出售杀毒面具[30],市民可到警署及防空署索取表格,填表后交回防空署[24],将获安排量度面部的尺寸,以便提供适合大小的杀毒面具[31],经补贴后每个杀毒面具的售价为两港元[30]。
- 湾仔巴里士山的防空隧道内部
- 防空署规划的巴里士山防空隧道示意图
办公处
防空署专属的办公大楼于1940年3月激活[24],办公大厦位于跑马地[1],具体位置是现在的湾仔摩利臣山[32],办公大厦附设一所防空训练学校,备有救护设施,该处在平时用于办公,战时可用于避难[1]。不过,该幢大厦落成未久,日军便于1941年12月入侵香港,大厦在战火中受损。1946年,政府决定将大厦原址改建为夏悫健康院,提供医疗及产科服务[32]。
参考数据
- . 香港华字日报. 1939-07-31 [2020-04-23].
- . 香港工商日报. 1941-10-24 [2020-04-23].
- 邝智文; 蔡耀伦. . 香港: 天地图书. 2013-09: 91. ISBN 9789888254347.
- . 香港华字日报. 1939-07-29 [2020-04-23].
- . 工商晚报. 1940-09-08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2).
- . 香港工商日报 (p.5). 1941-11-07 [202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0).
- . 香港华字日报. 1939-09-19 [2020-04-23].
- . 香港华字日报. 1939-02-04.
- . 香港工商日报. 1941-12-09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 . 香港工商日报. 1946-08-31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 . 香港大专学生社会服务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3).
- (PDF). 土木工程拓展署.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31).
- . 香港地方.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3).
- . 华侨日报 (p.7). 1955-04-10 [202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0).
- . [2022-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3).
- (PDF). 香港: 军事遗迹保育团. : 12–13 [2023-03-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19).
- . Gwulo: Old Hong Kong.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 . 工商晚报 (p.4). 1938-10-22 [202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0).
- . 香港华字日报. 1939-07-10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3).
- . 工商晚报. 1938-05-13 [2020-04-23].
- . 工商晚报. 1938-09-08 [2020-04-23].
- . 工商晚报. 1939-06-25 [2020-04-23].
- . 华侨日报. 1964-04-06 [2020-04-23].
- . 香港华字日报. 1940-01-11 [2020-04-23].
- . 香港华字日报. 1940-04-05 [2020-04-23].
- . 香港工商日报. 1940-07-23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 . 香港海防博物馆.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 . 香港工商日报. 1941-10-27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 . 工商晚报. 1938-09-01 [2020-04-23].
- . 港识多史. [202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 . 香港华字日报. 1940-01-19 [2020-04-23].
- . 工商晚报. 1946-02-17 [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