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呆
防呆(日语: poka yoke),又称错误校对,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运用防止错误发生的限制方法,让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注意力、也不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凭借直觉即可准确无误地完成的操作,在许多场景下可以提升效率和使用体验,也防止损坏更换的成本,因此优良的产品中防呆设计极为基础而普遍。

「」实例:以太网络电缆插头被设计成仅能在一个方向才可插入。
语源
防呆是一个源自于日本围棋与将棋的术语,后来运用在工业管理上,基本概念应用在日本丰田汽车的生产方式,由新乡重夫提出,之后随着工业品质管理的推展,传播至全世界成为广泛采用的基本必备技巧。
防呆的日语为「」,「」原为「围棋或将棋中,不小心下错的棋子」,引申为一般生活中不小心造成的错误;而「」则为预防的意思,英语取其音译为「Poka-yoke」,意译则为「Mistake-proofing」。中文译为防呆、法或愚巧法。
用途
许多事情一旦作业量增加,事务变得繁忙,超过一般人可以正常注意并应变的情况下就会发生错误,甚至发生危险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为了预防错误与危险便可将防呆机制应用在相关的任何事情,包括职场的机械操作、一般生活的产品使用,甚至文字处理。让具备专业知识以及充份经验的人,甚至外行人都能轻松直觉的操作同时不会出错与步入险境。
有些情形可以通过警告设备提醒操作者作必要的因应处理,即时矫正,避免损失。
然而有些情形下危险无法完全避免,如车祸,但仍可设计减少损伤的设备。
原则与范例
- 断根:将发生错误的原因排除,比如:折断录音带上方再录孔的塑料片,即可防止再录音。
- 保险:共同或依序运行两个以上的动作完成工作,比如:共同或按照一定顺序使用2支钥匙开保险箱;冲床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启动,以避免手扶工件等违规操作。
- 自动:运用各种物理学(如:光学、电学、力学)、化学与机械结构学原理自动化运行或不运行,比如:水塔的浮球上升至一定高度自动切断给水。实际的应用除了浮力外还有秤重设备、光线感应、计时器、单向设备、保险丝、温度计、压力计、计数器等等。

电脑内存模块的防呆设计──凹洞。
- 相符:利用形状、数学公式、发音、数量检测,如设计特定形状的连接线接头、检查帐号号码。电脑相关零组件大都有形状相符的防呆设计,像内存模块上的凹洞衹有唯一正确的方向安装才能相符插入(如右图)。
- 某些用户可能会无视防呆设计,强行反向插入连接器,这可能造成机械或电气上的损害。俗称“防呆不防傻”、“大力出悲剧(戏仿大力出奇迹)”。
- 顺序:将流程编号依序运行,如模型制作的操作说明书以编号表示零件以及组合进程。
- 隔离:通过区域分隔保护某些区域,避免危险或错误,常见如:将药品置放高处以免儿童误食;一些重要的按钮加上保护盖以避免误触。
- 拷贝:利用拷贝来方便核对,例如:统一发票的复写打印、刷信用卡的拓印及命令复诵核对。
- 标示:运用线条粗细形状或颜色区别以方便识别,如用粗线框表示填写位置,虚线表示剪切位置,红色表示紧急,绿色表示通行等。
- 警告:将不正常情形通过颜色、灯光、声音警告,即时修正错误,例如:油表、各种警告灯及声音。
- 缓和:利用各种方法减免错误发生的伤害,如:缓冲包装隔层、座位安全带、防坠安全带、安全帽[1]。
参考数据
- 网页:随州波导论譠,《防呆法介绍(Fool-Proo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6σ品质网,2005.8.7
延伸阅读
- Shingo, Shigeo. Zero quality control: source inspection and the poka-yoke system. trans. A.P. Dillion. Portland, Oregon: Productivity Press.1985.
- Nikkan Kogyo Shimbun, Ltd.: Poka-Yoke: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By Preventing Defects Productivity Press, 1987 (Japanese), 1988 (English), ISBN 0-915299-31-3.
- Hinckley, C.M. and Barkan, P. 1995. The role of variation, mistakes, and complexity in producing nonconformities. 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 27(3):242-249.
外部链接
- 防呆法介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6σ品质网
- Mistake-Proofing Example Wiki
- Mistake-Proofing - Fool-Proofing - Failsafing Archive.is的存盘,存档日期2013-04-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