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县

闽县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闽侯县长乐区连江县琯头镇的一部分。明朝初年后,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侯官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

建制沿革

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由原丰县改称闽县。唐朝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置侯官县新宁县温麻县。武德八年(625年),废侯官县入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分闽县置侯官县,元和三年(808年)再并侯官入闽县,元和五年(810年),复析闽县置侯官县。咸通二年(861年),划出闽县和连江县地置永泰县[1]永贞镇(今罗源县)。终唐一世,属福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即闽国时期,改闽县为长乐县清泰二年(935年),长乐复名闽县。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县再改称长乐县,次年又复原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元朝时属福州路明朝初年属福州府

清代,闽县管辖12乡、4坊、34里。清末撤乡、里,建区,闽县分为11区,与侯官县分治今闽侯县及福州城内区、南台区和下渡区。城内区又分为:北段(华林坊、钱塘巷一带)、中段(鼓楼前一带)、南段(南大街一带)、东段(东街旗汛口、法海寺一带)、旗界段(东门大街、汤门大街、河西街、河东街一带)五段。城内井楼门、汤门、东门、水部门、南门五城门均属闽县城内区管辖。南台区分南台、水部两段。下渡区以藤山(仓前山)为首段,泛船浦以下为第二段,江边一带为第三段[2]

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府,民国2年3月改设为闽侯县,闽县建置从此取消[2][3]

职官

知县

闽县知县[4][5]
姓名籍贯出身上任时间备注
徐名琦浙江嘉兴府海盐县崇祯十三年第三甲进士顺治康熙年间
刘惠恒江南常州府无锡县顺治四年第三甲进士顺治、康熙年间
杨本春陕西同州府澄城县顺治四年第三甲进士顺治、康熙年间
卢继光奉天锦州府广宁县顺治、康熙年间
刑琮山东岁贡顺治、康熙年间
周雍时辽东荫生顺治、康熙年间
牟文龙奉天锦州府贡生顺治、康熙年间
侯七乘山西平阳府汾西县顺治十五年第三甲进士顺治、康熙年间
鞠维谦直隶永平府滦州举人康熙年间
祖寅亮四川宁远府康熙年间
许岱奉天辽阳州康熙年间
狄公梁陕西同州府郃阳县举人康熙年间
赵增山东兖州府东平州汶上县顺治十六年第三甲进士康熙年间
和鸣喤奉天举人康熙年间
吴琇江苏江宁府溧阳县康熙十八年第三甲进士康熙年间
李中素湖北黄州府麻城县贡生康熙三十二年
郭世昌直隶宣化府赤城县举人康熙三十四年
王大用直隶顺天府大兴县监生康熙三十五年
和氏玺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康熙三十年第三甲进士康熙三十六年
任谦直隶河间府景州故城县康熙三十三年第三甲进士康熙四十年
张磐基山东济南府武定州康熙三十三年第三甲进士康熙四十二年
王崧江西临江府峡江县举人康熙四十四年
张兆凤浙江严州府分水县拔贡康熙五十年
翰翊 正黄旗汉军贡生康熙五十八年
四川顺庆府营山县监生雍正元年
张琳 镶红旗汉军生员雍正六年
张堂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举人雍正九年
王裕瑸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监生雍正十一年
戴梦奎浙江金华府兰谿县雍正八年第三甲进士雍正十三年
刘辰骏江苏常州府武进县生员乾隆元年
王裕瑸乾隆五年再任
范从彻浙江宁波府鄞县乾隆八年
何衢四川保宁府广元县举人乾隆八年
李芬 正白旗汉军[lower-alpha 1]举人乾隆九年
吴至慎江苏苏州府震泽县举人乾隆十三年
于从濂江西南康府星子县乾隆十三年第三甲进士乾隆十六年
熊定猷江西瑞州府高安县拔贡乾隆十八年
夏瑚浙江杭州府仁和县监生乾隆二十年
祁烺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举人乾隆二十三年
李浚源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举人乾隆二十六年
胡建伟广东广州府三水县乾隆四年第三甲进士乾隆二十九年
宋应麟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举人乾隆二十九年
王润江苏苏州府元和县贡生乾隆三十四年
孔继炘山东兖州府曲阜县乾隆三十四年
张朝缙江苏通州如皋县监生乾隆三十八年
陆惇宗江苏松江府娄县举人乾隆四十年
焦长发直隶定州曲阳县乾隆三十七年第三甲进士乾隆四十三年
沈世骏浙江杭州府海宁州举人乾隆四十五年
杨希炯 正黄旗满洲举人乾隆四十八年
李堂直隶易州举人乾隆五十三年
吉寿 镶白旗满洲举人乾隆五十五年
王绍兰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乾隆五十八年第三甲进士嘉庆二年
叶绍棻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举人嘉庆六年
言尚焜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举人嘉庆十三年
邓传安江西饶州府浮梁县嘉庆十年第三甲进士道光元年
张腾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拔贡道光三年
陆我嵩江苏松江府青浦县道光二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五年
任沈锴浙江绍兴府萧山县监生道光八年
陈銧湖南永州府祁阳县监生道光八年
袁曦业山东济南府长山县监生道光十三年
张光第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举人道光十五年
阎炘河南开封府新郑县嘉庆二十五年第三甲进士道光十七年
褚登江苏常州府靖江县道光三年第二甲进士道光二十一年
王江浙江绍兴府山阴县道光二十四年[lower-alpha 2]
张映斗山东武定府海丰县举人道光年间[lower-alpha 3]
苏鏊云南云南府晋宁州嘉庆十九年第三甲进士道光年间
黄宅中山西保德州河曲县道光二年第二甲进士道光年间

注释

  1. 《同安县志》载为正蓝旗
  2. 《重纂福建通志》仅收录至王江,后续知县见于《闽侯县志》。
  3. 《闽侯县志》所载张映斗以后知县任年次序混乱。

参考文献

  1. 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福州长乐郡......闽,望。东五里有海堤,大和三年令李茸筑。先是,每六月潮水咸卤,禾苗多死,堤成,渚溪水殖稻,其地三百户皆良田。候官,紧。武德六年置,八年省,长安二年析闽复置,元和三年省,五年复置。有盐官。西南七里有洪塘浦,自石江而东,经甓渎至柳桥,以通舟楫,贞元十一年观察使王翃开。长乐,上。本新宁,武德六年析闽置,寻更名......连江,上。本温麻,武德六年析闽置,寻更名。有盐。东北十八里有材塘,贞观元年筑。长溪,中下。武德六年置,寻省入连江,长安二年复置。有盐。古田,中下。永泰二年析候官、尤溪置。梅溪,中。贞观元年析候官置。永泰,中。咸通二年析连江及闽置。尤溪......
  2. 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3. 闽侯县志,方志出版社,2001.12,ISBN 7-80122-636-4
  4. 《重纂福建通志》,卷百之八,道光九年(1829年),陈寿祺
  5. 《闽侯县志》,卷之五十九职官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欧阳英、陈衍、刘必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