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簪

中国朝鲜传统建筑的大构件,最早可能来自汉代的中国[1],与插梢(月挂签)一组固定门楣与连楹,附以门印作为装饰,若上门臼与门楣为一体成形,没有连楹通常也会做一组门簪作为装饰作用。

朝鲜式的门簪安装在大门两边

门簪因和古代妇女使用的簪子相似而得名,中国建筑中的门簪位于大门上方,朝鲜建筑的门簪则位于大门上方左右楹柱上。其实用功能是将安装门扇上轴所用连楹固定在上槛,后演变为装饰物。门簪有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状,装饰以图案或文本

中国的门簪数量为两颗或四颗,其多寡体现等级的高低。等级较高的金柱大门蛮子门均有四颗门簪,而等级较低的如意门只有两颗门簪。

参考来源

  1. 知史. 古建筑大门上有什么装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7-08-1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