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听人
阅听人(英语:),又名传媒受众、受众、观众[1],是指由传播媒体或表演接收消息的人,消息的来源可以是任何传播媒介,如文本、电影、 印刷媒体、电视和广播等。「阅听人」一词较常出现于台湾学术用途,理论学者和媒介工作人员较常使用该词,而媒介用户对其认知即是自己本身。[1]

在台下大笑的观众
阅听人研究已成为当前传播课程中公认的一部分。阅听人理论提供了对一般阅听人的学术性观察与分析。这些见解塑造了我们对阅听人如何影响不同传播形式以及受到不同传播形式影响的知识。最常见与普遍的传播形式是大众传媒,包括电影、影音游戏、广播节目、各种传媒软件(和硬件)和其他媒体内容格式都可能影响阅听人对媒体的使用方式与使用经验。
起源
现今所称的阅听人,在古代是发迹于公共剧院、歌舞类型的表演、古老的竞赛活动与大规模表演的观众。
在古希腊或古罗马的城市,都会有剧院或是竞技场这类场所,这是随着类似的表演项目和宗教国家的非正式聚会场所而兴起的,阅听人指的就是参与活动的人。现今阅听人的型态已扩张许多,但是仍然保存着部分早期阅听众的定义,特别是现代的阅听人数量已经更加的庞大,另一方面,也更为分散,并且更具个别性和隐私性。[2]
对象
- 作为读者、听众和观众之集合体而言:阅听人为指拥有传播媒体的人,通过传播媒体可以实际接受消息,并且能理解后实际运用。
- 作为大众阅听人而言:阅听人为具有数量众多、多样多元、互相孤立无交互、匿名、缺乏社会组织以及组成份子不固定这些特性之群体。
- 作为公共民众及社会团体而言:阅听人为属于某些社会团体的,会主动接近某一固定媒介,团体内成员是具有交互性的。
读者是指具有一定阅读需要和阅读能力的社会群体,是出版物的阅读者和消费者,一般也用于称谓读书的人。[3]
听众
听众是指通过大众传媒收听节目、比赛等内容的人。
参看
参考数据
- audience - 观众;受众;对象;阅听众;阅听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国家教育研究院
- writer, Richard Nordquist Richard Nordquist is a freelance; English, former professor of; Grammar, Rhetoric who wrote college-level; textbooks, Composition. . ThoughtCo.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 Livingstone, Sonia. (PDF).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May 1998, 1 (2): 193–217 [2021-07-07]. ISSN 1367-5494. S2CID 7338276. doi:10.1177/1367549498001002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4).
数据源
- 特新大众传播理论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 2000),Denis McQuail 着,陈芸芸、刘慧雯 译.
- Steinmetz, John. How to Enjoy a Live Concert. [S.l.]: Naxos, [199-?]. 51 p., with ill.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