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县

长城县为一中国古代名。春秋争霸时期(前514—前495年),吴王阖闾派弟夫概在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雉城东南两里处筑城,作为夫概王邑。因城狭长,故名「长城」。

沿革

  • 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立长城县,县治建在现浙江省长兴县城东南二十里的富坡乡(今李家巷镇)。
  • 东晋咸康八年(335年),县治迁至箬溪地北(距今浙江长兴县城东2里)。
  • 南北朝时,四代均属吴兴郡
  • 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罢吴兴郡,长城并入乌程县,属苏州
    • 仁寿二年(602年),复立长城县,属湖州
    • 大业二年(606年),州废,属吴郡,改长城县为义乡县
  • 武德元年(618年),吴兴太守沈法兴起兵,割据江南,改长城为长州。
    • 武德二年(619年),李子通破沈法兴,尽有其地。
    • 武德四年(621年),农民起义领袖杜伏威平李子通,改长州为「绥州」,后又更名为「雉州」。其时辅公祏「僭据」在此,辇土为之,雉城名也由此而起。
    • 唐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被杀,废雉州,恢复长城县名。以安吉原乡两县并入,县治迁至雉城(今雉城镇)。
  • 五代吴越开平四年(910年),吴越王钱镠为避梁太祖之父朱诚的名讳,改「长城」为「长兴」。「长兴县」名自此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