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五代时期后梁开国皇帝。
梁太祖 | |||||||||||||||||
---|---|---|---|---|---|---|---|---|---|---|---|---|---|---|---|---|---|
![]() | |||||||||||||||||
后梁皇帝 | |||||||||||||||||
统治 | 907年6月1日-912年7月18日(5年47天)遇刺 | ||||||||||||||||
前任 | 李祝(唐朝皇帝) | ||||||||||||||||
继任 | 朱友珪 | ||||||||||||||||
出生 | 大中六年 852年12月5日 唐朝砀山县 | ||||||||||||||||
逝世 | 干化二年 912年7月18日 (59岁) 后梁开封府 | ||||||||||||||||
安葬 | |||||||||||||||||
| |||||||||||||||||
王朝 | 后梁 |
参与黄巢之乱失利后降唐,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在军阀混战中消灭秦宗权、朱瑄、时溥等对手,控制了河南和山东,后入关中击败李茂贞,将唐昭宗劫持到洛阳,又弑昭宗改立唐哀帝。公元907年废哀帝并称帝,创建后梁,改名朱晃。最后为三子朱友珪所杀,终年59岁。
早年
朱温出生于大中六年(852年)12月5日,是家中第三子,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朱温父亲朱诚是个私塾教师,通达《五经》并讲授之,人称「朱五经」。朱温年幼丧父,年少时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无赖。[1]
干符四年(877年)朱温参加黄巢军,反抗朝廷,屡立战功,很快升为大将。大齐政权创建后,任同州防御使,率军攻打河中。由于受陷害,几近灭亡,于是叛变降唐,投归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唐僖宗任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中和三年(883年)又被授以宣武军节度使,随后击败黄巢。龙纪元年(889年)斩黄巢余部蔡州节度使秦宗权,被封为东平王。
控制朝廷
天复元年(901年)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宰相崔胤乃召朱全忠救驾。韩全诲不得已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朱全忠进攻凤翔,凤翔食尽待援。天复三年(903年),节度使李茂贞杀宦官韩全诲等七十余人,与朱全忠和解,护送昭宗出城,昭宗又回到长安。不久朱全忠尽杀宦官数百人,废神策军,完全控制皇室。天复元年(901年)封为梁王。天祐元年(904年),朱杀宰相崔胤,逼迫昭宗迁都洛阳,八月壬寅夜,指使朱友恭、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等人杀昭宗,另立其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杀死哀帝最年长的九个兄弟,并在亲信李振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一夕杀尽杀宰相裴枢、崔远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年末,预备篡位称帝,让宰相柳璨、蒋玄晖谋划受九锡,蒋玄晖与太常卿张廷范认为天下未定不可过急,朱全忠不悦。宣徽副使蒋殷、赵殷衡素与蒋玄晖、张廷范不和,趁机诬告他们与柳璨对何太后盟誓复唐,朱全忠怒,遣使杀蒋玄晖,密令蒋殷、赵殷衡在积善宫缢杀何太后,迫哀帝下诏称太后系秽乱宫闱自杀谢罪,追废为庶人,停新年郊礼。又贬杀柳璨、张廷范。
篡唐称帝
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后人称为后梁太祖。封李柷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柷,自此唐朝结束289年名义的统治。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法之外不得妄有科配,并曾因侄子朱友谅不恤灾民却进献瑞麦怒罢其官;但亦因连年战事,民不聊生,开平四年(910年)发生柏乡之战并战败。化二年(912年)被三子朱友珪刺杀,终年59岁,在位6年。
身后
朱友珪将朱温的遗体用破帐裹起埋在寝宫地下,秘不发丧[2],矫诏杀害朱友文后登基,将朱温的遗体挖出改葬[3]。后梁灭亡后,后唐庄宗下诏诛杀朱温子孙[4],拆除后梁宗庙,追废朱温和朱友贞为庶人,并拆毁朱温坟墓的殿宇[5]。
评价
后唐庄宗:“逆温砀山佣隶,巢孽余凶。当僖宗奔播之初,我太祖扫平之际,束身泥首,请命牙门,包藏奸诈之心,惟示妇人之态。”[6]“圣朝以方切招怀,显行恩渥,使从贼将,委以齐坛,锡全忠之嘉名,居夷门之重地。尔后连侵四镇,叠拥双旌,非圣朝恩泽不深,非圣朝有负此贼,而乃结连奸逆,攻逼河岐,谋害近臣,劫迁銮辂,终成大逆。遂弑昭皇,杀戮宗枝,逼辱妃后,万民相顾而节泪,百辟饮恨以吞声。以致神尧万代之基,陷入砀山竖子之手,人祇痛恨,天地惨伤。”[7]
参考文献
- 《新五代史·卷1》
-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本纪》:友珪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秘不发丧。
-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本纪》:友珪葬太祖于伊阙县,号宣陵。
- 《五代会要》:及庄宗即位,尽诛朱氏。
-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本纪》:又诏除毁朱氏宗庙神主,伪梁二主并降为庶人。天下官名府号及寺观门额,曾经改易者,并复旧名。时帝欲发梁祖之墓,斫棺燔柩,河南尹张全义上章申理,乞存圣恩,帝乃止,令刬去阙室而已。
- 李存勖《晓谕梁将王檀书》
- 李存勖《徇刑洺魏博卫滑诸郡县令》
- . 凤凰网. [2007年1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2月24日) (中文(简体)).
- . 中国网. [200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6) (中文(简体)).
- . 新华网. [2007年1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1月19日) (中文(简体)).
- 《五代会要》:“太祖皇后张氏早崩,开平二年,追封贤妃,至干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追册曰元贞皇后。”
- 《梁故静难功臣金紫光禄大夫……武威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石府君墓志铭》
- 《新五代史 卷四十五 杂传第三十三》段凝,开封人也......又以其妹内太祖,妹有色,后为美人。
- 张金铣,范香立.梁太祖朱温“养子”考述.安徽史学,2014(06):166-168.
参见
- 白马之祸
统治者头衔 | ||
---|---|---|
前任: 唐哀帝李柷 |
后梁皇帝 907年–912年 |
继任: 朱友珪 |
官衔 | ||
前任: 杜让能 |
唐朝太尉 903年-907年 |
继任: 唐亡 |
前任: 康实 |
汴州宣武军节度使 883年-907年 |
继任: 改为东都留守 |
前任: 胡真 |
滑州宣义军节度使 890年-907年 |
继任: 杨师厚 |
前任: 朱瑄 |
郓州天平军节度使 898年-904年 |
继任: 张全义 |
前任: 张全义 |
郓州天平军节度使 904年-907年 |
继任: 袁象先 |
前任: 王珂 |
河中府护国军节度使 901年-907年 |
继任: 朱友谦 |
前任: 韩建 |
陈州忠武军节度使 904年 |
继任: 张全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