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邦柱
个人生平
钟邦柱出生于台南县麻豆镇,有六个兄弟姊妹[3]。高中时就读北一女中,升高二时她同时对语言及数理科学都有兴趣,但最终选择了理组。让她下定决心选择理组的关键,是因为陈之藩。由于她很喜欢陈之藩的作品,原来读科学的人也可以写出优美的文学作品,因此决定以他为典范,期许自己未来可以跟他一样以文理双向发展。这就是钟邦柱走上科学之路的开始。[4]
而后就读台大化学系,并于1979年美国宾州大学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在普度大学生物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1982年开始,钟邦柱博士担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研究员,受到指导教授的影响,决定踏入类固醇荷尔蒙的研究。[5]
钟邦柱博士于1986年,中研院分生所甫成立时即加入工作,为台湾的研究扎根。二十多年来,研究荷尔蒙基因的突变与调控,成果斐然,其研究特色为用多种不同方法来探讨荷尔蒙的调控,有丰富且深入的成果,其著作多发表在国际上一流期刊,包括著名的《自然》期刊(Nature)。她的发现,不仅具学术意义,也有临床与应用价值。[5]
研究成果
类固醇是重要的荷尔蒙,在医学与农学上用途很多,但是副作用也很广泛。而它的调控方式,变化很多,也是目前医药界努力想要了解的题目。钟邦柱博士的研究工作,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成果有以下诸项:
- 利用斑马鱼,了解类固醇的新功能:使用斑马鱼,发现固醇类的孕烯醇酮,有促进细胞移动的功能,论文刊登于著名的「自然」期刊。了解胚胎的发育以及其机转,促成新药开发,以保护神经细胞。
- 创建小鼠的动物模式:制造出类固醇合成有缺陷的小鼠,用以研究类固醇缺失所造成的小鼠的问题,借以了解类固醇的功能与调控。对医药的研究很重要。
- 了解类固醇基因调控的机制:知道类固醇的分泌,受到一重要转录因子SF-1的作用。此因子如何受到调节,也被仔细探讨,成果发表在重要国际期刊上。
- 阐述类固醇缺失遗传疾病的原因及检测:了解人类先天性荷尔蒙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CYP21基因的突变。对此疾病的基因突变与病情的关系,做详细的检测。设计了产前诊断,嘉惠病人及家属。
行政经历
- 1986~1991年,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 1991~2003年,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1999~2001年,中央研究院学术咨询总会副运行秘书
- 2001~2004年,中央研究院学术咨询总会运行秘书
- 2003~迄今,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 2005~2007年,国科会生物处处长
- 2011~迄今,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学术奖项[5]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