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善

金宝善1893年4月23日—1984年11月11日[1],字楚珍楚贞),男,浙江绍兴人,中国公共卫生学专家,中华医学会前会长,曾任卫生部部长兼行政院政务委员。

金宝善
个人资料
字楚珍
出生1893年4月23日
逝世1984年11月11日(1984岁—11—11)(91岁)
北京
籍贯浙江省绍兴县
配偶杜孝贤
儿女子:金志浩金志方;女:金旭华金蕴华
著作
  • 《卫生行政》,中央训练委员会,1942.01
  • 《都市卫生行政之标准》
  • 《中华民国医药卫生史料》
  • 《世界卫生年鉴》
  • 《英汉预防医学名词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03
  • 《金宝善文集》

生平

金宝善是浙江省绍兴县道墟镇人。幼年先后就读于绍兴府学堂、南京水师学堂、杭州医科专门学校,1911年赴日本千叶医学専门学校学习,攻内科。后人东京帝国大学传染病研究所研究传染病及生物制品。1919年回国,在北京中央防疫处任技师,同年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任教。后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获硕士学位。1922年10月13日,派充中央防疫处技师[2]

1927年回国,任杭州市卫生局局长,卫生部保健司司长、中央卫生院实验处副处长。1928年3月20日,派任内务部中央卫生会委员[3]。1928年11月27日,任国民政府卫生部保健司司长[4]。1931年5月30日,任内政部卫生署技正[5]。1935年11月20日,任行政院卫生署技正[6]。1938年6月4日,任内政部卫生署副署长[7]。1940年6月20日,任衞生署署长[8]

1940年12月2日,派二十九年高等考试初试典试委员[9]。1941年8月12日,派三十年高等考试初试典试委员[10]。1941年11月26日,派二十九年高等考试再试典试委员[11]。1942年8月14日,派三十一年第二次高等考试初试典试委员[12]。1943年8月9日,派三十一年第二次高等考试再试典试委员[13]。1943年8月9日,派三十一年第二次普通考试再试典试委员[13]。1943年9月29日,特派三十二年高等考试医事人员考试典试委员长[14]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卫生部政务次长。1946年10月30日,派中华民国出席世界卫生组织过度委员会代表[15]。1947年4月23日,呈请辞职卫生署署长[16]。1947年4月30日,任卫生部政务次长[17]。1947年辞职,赴上海医学院任教。1948年6月5日,派中华民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代表团首席代表[18]。1948年6月12日,任卫生部政务次长[19]。1948年9月16日,呈请辞职卫生部政务次长[20]。1949年1月18日,特任卫生部部长兼行政院政务委员[21]。1949年3月21日,呈请辞职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卫生部部长[22]。1948年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儿童急救基金会医务总顾问,1949年任卫生部部长兼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年后历任卫生部技术室主任、参事室主任,北京医学院卫生系教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

军衔

  • 1922年12月26日,加衔陆军三等军需正[23]
  • 1923年5月3日,授陆军三等军需正[24]

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卫生杂志》总编辑,第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5][26][27]

家庭

女儿金蕴华

轶事

鲁迅小说的《辫子的风波》中提到剪辫子学生,原型是金宝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07,第655页
  2. 《政府公报》第2378号
  3. 《政府公报》第4277号
  4. 《国民政府公报》第29号
  5. 《国民政府公报》第786号
  6. 《国民政府公报》第1901号
  7. 《国民政府公报》第55号
  8. 《国民政府公报》第268号
  9. 《国民政府公报》第329号
  10. 《国民政府公报》第399号
  11. 《国民政府公报》第420号
  12. 《国民政府公报》第505号
  13. 《国民政府公报》第596号
  14. 《国民政府公报》第610号
  15. 《国民政府公报》第2662号
  16. 《国民政府公报》第2807号
  17. 《国民政府公报》第2812号
  18. 《总统府公报》第16号
  19. 《总统府公报》第22号
  20. 《总统府公报》第102号
  21. 《总统府公报》第206号
  22. 《总统府公报》第217号
  23. 《政府公报》第2446号
  24. 《政府公报》第2566号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辞典1949-1989》,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09,第353页
  26. .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6. ISBN 9787507813746.
  27. 何虎生, 李耀东, 向常福主编. .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088393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