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基
基[注 1](英语:),是指从带氧酸,包括无机酸除去一或多组羟基团的衍生的官能基,通式RM(=O)-,包含一组双键氧原子和烷基(RC=O)。在有机化学,酰基(IUPAC名:链烷酰基)通常由羧酸衍生,结构式RC(=O)-,其中R代表附着到CO基用单键的烷基。虽然称呼多用于有机化合物,但原则上可来自磺酸、膦酸等其它类型的酸。在最常见的安排,酰基连接到更大的分子片段,在这种情况,碳和氧原子以双键相连。

酰基的结构。
酰基与卤原子、烷氧基、氨基或取代氨基及酰氧基结合分别获得酰卤、酯、酰胺和酸酐。[1]
通常酰基的中心原子为碳,但氮、磷、硫、氙等原子也可形成类似的酰化物,如亚硝酰氟、三氯氧磷、硫酰氯、氯化亚砜、四氟一氧化氙。此类酰卤一般称为卤氧化物。
注释
- 【
】,《说文解字》酸也,《说文解字注》酸、酢也。【 】,仅见于史书,不见于字书;古义是毒酒,《春秋纂言》宴安毒不可怀也;「」后通「」,《明史纪事本末》止于酒浆醢;《说文解字》不录。台湾化学官能基 acyl group 命名采前者,称为「基」;中国大陆旧亦作「(基)」,但今改称「(基)」。
参考数据
- 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术语概略,第二版。(金皮书)(1997)。在线校正版: (2006–) "Acyl groups"。doi:10.1351/goldbook.A001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