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夏恩

郑夏恩MBS英语:1973年3月5日—2003年6月1日),是SARS疫情在香港爆发后第6名殉职的公营医院医护人员。

郑夏恩
Kate Cheng Ha Yan

MBS
位于香港公园抗疫英雄纪念碑的郑夏恩医生铜像
出生1973年3月5日
 英属香港
逝世(30岁)
 香港大埔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
死因SARS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教育程度香港大学医科毕业
活跃时期1998-2003年
知名于第6名因SARS而殉职的医护人员

生平

郑夏恩中学就读沙田官立中学理科班,于1997年在香港大学医科毕业,1998年加入香港医院管理局大埔医院,任职内科医生,在普通内科及老人科病房工作,其后再在港大攻读感染及传染病学深造文凭。

2003年自愿加入抗炎队伍,调往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4月中在病房工作期间受隐形SARS病人感染,于4月21日病发,4月28日病情恶化后转送深切治疗部,在留医一个多月后,于同年6月1日晚上11时15分病逝[1],逝世前经已昏迷,未有留下遗言,终年30岁,为殉职医护中最年轻一员。6月22日以香港特区最高荣誉举殡,仪式以佛教形式进行,遗体移送和合石浩园安葬。

郑夏恩最深爱紫色,喜看哲学书籍及侦探小说,热爱足球,好捧意大利队和「王子」托迪,也是碧咸迷,有收集球衣的嗜好,也热爱摇滚音乐跑车,在车上放有一群鸭公仔,生前笑说鸭仔是自己的子女。

2003年6月30日郑夏恩获香港特区政府追授银英勇勋章[2]。2004年11月8日香港死因裁判法庭裁定在2003年爆发SARS期间殉职的6名医护人员是「自然死亡」[3]

悼念

  • 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悉心医治病人,表现出高度专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这位专心致志的医生为服务病人而牺牲,使我非常难过。』
  •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林兆鑫:『点解上天咁唔公道,一个咁好女仔,咁快召佢返去天堂?』(为什么上天这么不公平,一个这么好的女孩,要这么早召她回去天堂?),以郑夏恩的名字致挽:『夏荷初绽,芳华遽被雨打风吹去;恩典常在,冷香凝处长留故人情。』
  • 《郑夏恩医生纪念集》大埔医院同事的祭文:『你这一颗杏林星从天上坠下,不留痕迹,却在全港市民心中,永远闪烁。』
  • 大埔医院内科及老人科护士梁雁琪:『她梦见自己在病房内搬大笨象及鳄鱼,直至气喘无力,才停下来。』

影响

  • 郑夏恩生前就读的沙田官立中学成立「郑夏恩奖学金」,以鼓励该校学生以郑夏恩为榜样,在努力寻求知识之余,也要本着善良而仁爱的服务社会良心,积极进取[4]
  • 恒生银行捐出港币15万元成立「恒生银行―郑夏恩医生纪念奖学金」,自2003年于五年内颁发予10位香港大学医学院学生,以表扬他们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5]

参考数据/注脚

  1. (PDF). [2008-06-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4-13).
  2. 六抗「沙」殉职医护获追授英勇勋章 存盘,存档日期2005-10-27.
  3. .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4. .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5. 恒生宣布成立郑夏恩医生纪念奖学金颁发予港大医学院学生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