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和

郇和[注 1]FRS,本名罗伯特·斯文豪[3]英语:1836年9月1日—1877年10月28日,又译史温侯[4]史温豪[5]斯文侯[6]),是英国外交官博物学家。他长期在华南地区台湾从事于动物学研究,以在鸟类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最为著称。

郇和
FRS
摄于约1872年
原文名
出生(1836-09-01)1836年9月1日
英属东印度公司威廉堡管辖区加尔各答
逝世1877年10月28日(1877岁—10—28)(41岁)
 英国英格兰米德尔塞克斯郡伦敦市
母校伦敦大学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博物学鸟类学动物学

生平概略

郇和的父亲家族原居于英国诺森伯兰郡,于18世纪末后迁居至印度。[7]郇和的祖父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工作,担任律师,育有四子三女。郇和的父亲为第四子,亦是律师。

1836年,他出生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治下的印度加尔各答

1845年,他的父母亲同一年内先后离世,郇和及其手足顿时成为孤儿。

1852年(或1853年),他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就读。[8]

1854年,他被英国外交部录用为领事人员,随即辍学并前往香港接受相关训练。

1855年,他被派往英国驻厦门领事馆任职二等助理。[8]

1856年3月,目前所知他首次前往台湾,于淡水厅竹北一堡香山地区停留约两周,进行自然史调查及相关采集工作。[9]本次行程极有可能是为了调查樟脑,因为文章〈福尔摩沙海岸的香山之旅〉(“A trip to Hongsan, on the Formosan coast”),处处提及樟脑的味道、还前去拜访樟脑产业相关在地人士,留下了谈话纪录。[8]

1858年6月,他乘坐英国皇家海军军舰不屈号(英语:HMS Inflexible,为以螺旋桨推进之小型风帆战船)前往台湾,担任翻译人员。本次行程以搜索二位失踪水手为由,逆时针方向沿岛屿海岸绕行。不屈号自厦门启程,沿途船上成员登上安平港、枋寮、瑯桥湾、苏澳、鸡笼、沪尾、南岬等沿海地区,郇和也深入北投考察硫磺及煤矿,这趟考察行程总共耗时约25日。值得注意的是,在苏澳地区登岸时,他曾探访噶玛兰族婆罗辛仔宛社(原址位于今冬山河出海口附近)时,被招待住参观聚落中的干栏式建筑

1860年7月至10月年,他以英军翻译的身份,参加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他把在华北的所见所闻,汇整出版为《北华战记》(Narrative of the North China Campaign of 1860)。[10]

1860年底,他获派为英国驻台副领事,为英国最早派驻台湾的外交人员之一,为英国在台外交人员办公处选址。

1861年7月至1862年5月,他在台湾南部的府城、台湾北部的淡水考察,留下对于两地的观察纪录及自然史调查与采集记录。[8]1861年7月,他前往台湾,于台湾府城附近设立英国领事馆[11];同年12月,领事馆改设置于沪尾。[12]

1862年5月,郇和因为身体微恙返回伦敦休养,英国在台外交工作由他的助理柏卓枝(George Compigné Parker Braune),直至1864年始返回台湾继续运行外交工作。[8]

1864年1月到1866年5月,郇和在府城及沪尾两地奔波,以兼顾台湾南北两边的外交领务。最初基于沪尾商业兴隆,郇和以沪尾为主要办公基地。1864年8月,因为考量沪尾离府城(清国在台湾的政治中心)过于遥远,难以即时接收到重要信息,郇和因而把英国领事办公之处搬迁到离府城一天脚程的打狗,主导打狗副领事馆之设立事务,[11]他接着忙于处理打狗开港的前置事宜。1866年,淡水领事馆独立出来,英国在台湾南部的外交人员,才得以专心于南部的工作。[8]在台运行公务期间,郇和持续踏查自然,纪录物种。1864年5月,他前往鸡笼噶玛兰厅海岸地区(今苏澳一带),从事鸟类调查与植物采集工作;同年7月,他前往澎湖厅凤山县等地,进行自然史调查工作,并捕获台湾猕猴

1865年,他被英国外交部擢升为领事

1866年2月,他前往雪山(或称雪翁山,英语:Mt. Sylvia)附近山区调查水鹿之生态;同年3月,他被任命为英国驻厦门代理领事,因而离开台湾。[9]

1867年,他被调任为英国驻宁波领事,且自1867年起,他接连被派去澎湖群岛、海南岛、张家口与长江上游考察。[8]

1873年,他被调任为英国驻烟台领事。

1875年,他因健康状况不佳,自外交职务退休并返回英国,定居在其位於伦敦切尔西的住家中,继续整理纪录并发表。[13]

1876年,他获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学术活动

他发表了许多有关台湾动植物(含鸟类鱼类[14]哺乳类[11]、昆虫)、原住民族群[15]的学术纪录,并致力于搜集动物活体及标本,且定期寄送至伦敦动物园邱园等典藏机构。[15]

1870年,他发表的华南与台湾地区哺乳类相关报告,是与动物地理学有关的学术论文;此论文之内容被华莱士引述于其《岛屿与生活》(Life of the Island,1902),也被礼密臣引述于其《台湾的过去与现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1903)。[16]

他也是最早以科学方法记录台湾昆虫的研究者。他将在台湾采集的昆虫标本交给亨利·贝兹和华莱士研究,两人于1866年在伦敦动物学界分别发表两篇报告;该些报告是关于台湾昆虫最早的科学性报告。[16][17]

菲利普·斯克莱特称他为“有史以来最勤奋和最成功的探索博物学家之一”。[15]

以其姓氏命名之物种类别

相关条目

注释

  1. 郇和为对外使用的自取汉名,清朝公文亦译作勋嘉士委诺[1][2]

参考数据

脚注

  1. 陈政三. . 台湾博物季刊. 2007, 26 (4): 6–19 [202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1) (中文(台湾)).
  2. 张建隆. (PDF). . 2016: 36–47 [2023-05-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14) (中文(台湾)).
  3. 胡哲明、王锦尧、向丽容、郭昭翎. . 台北市: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19. ISBN 978-986-532-004-1 (中文(台湾)).
  4. 张誉腾. . 台湾史研究. 1994, 1 (1): 132–151 (中文(台湾)).
  5. 王颖. (报告). 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 1986 [202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4) (中文(台湾)).
  6. 王道成. .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编). . 北京市: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 [2023-05-14]. ISBN 978-7-5013-512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9) (中文(中国大陆)).
  7. Fisher, Clemency Thorne. . 在线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4. doi:10.1093/ref:odnb/38460. |chapter=被忽略 (帮助)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8. . ndltd.ncl.edu.tw. [2023-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2).
  9.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官方网站. [202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10. Swinhoe, Robert. . London: Smith, Elder and co. https://openlibrary.org/books/OL6639449M/Narrative_of_the_North_China_campaign_of_1860. 1861 [2023-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2).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11. . 自由时报. 2019-01-18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8) (中文(台湾)).
  12. (PDF). www.rcils.nccu.edu.tw. [2018-1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25) (中文(台湾)).
  13. Hall, Philip B. (1987) Robert Swinhoe (1836-1877): A Victorian Naturalist in Treatyport China.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53:37-47
  14. 黄佳琳. . 经典杂志. 2018, 245: 74–91. ISSN 1029-8371.
  15. Hall, Philip B. (1987) Robert Swinhoe (1836-1877): A Victorian Naturalist in Treatyport China.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53:37-47
  16. 朱耀沂,《台湾昆虫学史话(1684-1945)》,玉山社出版社,2005年1月,ISBN 986-7375-21-1
  17. . digitalarchives.tw. [202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18. .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图书

  • 刘克襄,《台湾鸟类研究开拓史(1840-1912)》,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ISBN 957-08-0005-4
  • 周彦辰,〈清季驻设福建的外国领馆和外国领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 罗桂环,《近代西方对中国生物的研究》,中国科技史料,第19卷第4期
  • 张富伟,《台湾乌龙茶产业文化研究)》,国立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97年硕士论文
  • 张安理,《郇和(Robert Swinhoe, 1836-1877)及其博物学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20年。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