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娃
傳說
據說撒奇萊雅族的祖先在奇萊平原上定居後,逐漸變得懶惰、自私、還對天神不敬,被激怒的天神因此降下大洪水淹沒部落,倖存的族人只能逃到砂婆礑山(Sabato')上避難,雖然族人誠心對天神道歉懺悔,但仍然沒有得到原諒,祭司表示需要用族人中最好的男女獻祭才會停止洪水,然而,雖然族人找到志願成為供品的人,但好幾次都被洪水沖回來(表示不接受),祭司又做了一次占卜後才表示天神指定要獻祭達娃,雖然族人因為達娃平常的好人緣而相當猶豫,但為了平息洪水,她自願走上用大米篩做的獻祭用小船,和為了陪伴她而自願成為祭品的少年納姆赫(Namuh)一起沒入水中,洪水才終於消退[1][2]。
- 後續
洪水退去後,砂婆礑山的山壁上出現一塊長寬各數十公尺、光亮潔白的三角形大理石印記,族人稱之為「神的印記」(sipiledacay),據說那是天神為達娃和納姆赫的犧牲奉獻所感動而特別打造出來、讓撒奇萊雅族人可以永遠記得他們的犧牲、並且警惕自己勤奮工作[1][2]。
文化
參考資料
- 李秀蘭、督固‧撒耘. . 財團法人花蓮縣帝瓦伊撒耘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0.
- 張宇欣,《傳統?再現?sakizaya信仰與祭儀之初探》,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2007
- 蘇羿如,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及其祭祀團體的發展,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018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