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倚南

连倚南1934年—2022年4月11日),台湾台北市人,台大医院复健科医师、台大医学院教授、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与第二十二届医疗奉献奖得主,被誉为「台湾复健医学之父」。

连倚南
出生1934年
日治台湾台北州台北市
逝世2022年4月11日(2022岁—04—11)(87—88岁)
台湾台北市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34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2022年)
母校国立台湾大学
美国纽约大学

生平

从医

1934年生于台北[1][2],台北市人[3],家有五弟一妹[4],1960年台湾大学医学院毕业[2]。毕业后,连倚南先在台大医院内科作住院医师,师从国际肝炎医学研究先驱的宋瑞楼医师,学习消化系统疾病[1][2]。在实习期间,连倚南迎娶孩提玩伴为妻,日后生育一男二女[4]

连倚南于1963年至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复健医学[3],向郝华德·洛斯克学习[1][2],1968年返回台湾[3],1969年,连倚南与同为物理治疗科的黄济舟、外科医师陈汉廷,因为帮助被锯断腿的两名病患接上支架走路,被媒体喻为奇迹[5]

连倚南的学生赖金鑫表示,连倚南虽不是台湾首位投入复健医学的人,却是让台湾复健医学成长茁壮的人[1][6]。原先连倚南与黄济舟医师一起筹设复健医学系,但之后黄济舟坚辞,连倚南只好自己努力,并争取美国援助培植所需人材[3]。1969年,连倚南开设复健医学课程[1]。他以「医学为生命添岁月、复健为岁月添生命」,作为推行复健医学的自许[2][7]。1973年9月25日,国际青年商会中华民国总会公布,连倚南获得中华民国十大杰出青年,以表扬他茁壮复健医学体系的贡献[3];同年,连倚南接任台大医学院复健医学系主任[1]

连倚南除会到高雄医学大学台北医学大学中山医学大学等讲授复健医学外,还借由台大医院复健部提供资源,协助各县市的公私立医院成立复健科[1]。如1986年花莲慈济医院启业后,连倚南固定前来协助,直到他罹患癌症初期,仍持续不断[8]。在花莲慈济医院设立后,连倚南每周五去看诊,早出晚归,让妻子等他回到家才肯用餐[4]。在慈济医院受教的学生洪裕洲回忆,连倚南多年来周五的行程是早上10点到12点回诊,下午2点至两点专题讨论会,之后门诊教学到5点[8]

早期在台湾,复健医学只局限于小儿麻痹,在连倚南有所为下,拓展至心肺复健、中风病患、及运动复健等领域[1][2]。1987年11月28日,连倚南、韩毅雄、吴濬哲、陈胜凯、赖金鑫等,在圆山大饭店成立中华民国运动医学学会,以帮助台湾体育选手[9]。1995年,连倚南以老人保健科主任身分,在4月2日起播出的中国电视公司节目「家有良医」单元,主持、并担任节目总顾问[10]

退休

2000年,连倚南退休时,成立教育基金会以提供奖学金让医师能学习复健[2][7]。2012年9月3日第廿二届医疗奉献奖公布,评选出连倚南为特殊贡献奖得主[11]

2021年3月,连倚南妻子因为器官衰竭过世[4]。该年清明节前后,连倚南确诊胃癌第四期,且转移到肝脏[6]。10月27日,连倚南于花莲慈济医院林欣荣院长、梁忠诏主任及学生陪伴下,到静思精舍与证严法师道下永别[8]。11月27日,连倚南在复健科医师及物理、职能、语言等复健相关科系人员约两百人举办的「感恩连连再叙复健情」感恩餐会上,由卫福部陈时中颁卫福部一等奖章,并被媒体称为「台湾复健医学之父」[7]

连倚南在去世前,常由儿女、弟弟轮流载他到郊外散心,自己会以种花、阅读作为休闲[4]。2022年4月11日,连倚南从台大医院加护病房返回自家,傍晚辞世[6]。追悼会上,连倚南的学生、副总统赖清德代表总统颁发褒扬令[4]

参考

  1. 黄文彦. . 联合报. 2012-09-13 (中文(台湾)).
  2. 陈永兴. . 民报. 2021-07-03 [2024-03-05] (中文(台湾)).
  3. . 经济日报. 1973-09-26 (中文(台湾)).
  4. 邱彩霞. . 中国时报. 2022-07-21 [2024-03-05] (中文(台湾)).
  5. . 联合报. 1969-04-09 (中文(台湾)).
  6. 邱宜君. . 联合报. 2022-04-12 [2024-03-05] (中文(台湾)).
  7. 杨雅棠、邱宜君. . 联合报. 2021-12-07 [2024-03-05] (中文(台湾)).
  8. 黄秋惠、游绣华. . 静思园地电子报. 2022-06-08 [2024-03-05] (中文(台湾)).
  9. . 民生报. 1987-11-28 (中文(台湾)).
  10. 黄秀慧. . 中国时报. 1995-03-31 (中文(台湾)).
  11. 詹建富. . 联合报. 2012-09-04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