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卡

达卡孟加拉语),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专区首府。达卡坐落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4]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南亚主要城市之一,其都会区有1200多万人口。[2]达卡有着丰富的历史,被称为“清真寺之城”,其颇具民族风情的穆斯林纺织品非常闻名。[4][5][6]

达卡
首都
Dhaka
1.Gulshan 商业区 2.国民议会厅 3. 阿赫桑曼济勒 4. 拉尔巴格堡 5. 沙阿贾拉勒国际机场 6. 寇松厅
1.Gulshan 商业区 2.国民议会厅 3. 阿赫桑曼济勒 4. 拉尔巴格堡 5. 沙阿贾拉勒国际机场 6. 寇松厅
绰号:清真寺之城
坐标:23°43′44″N 90°23′40″E
国家 
行政区达卡专区
创建公元1608年
获得城市地位1947年
政府
  类型Dhaka City Corporation
(North and South)
面积
  首都360 平方公里(140 平方英里)
  水域48.56 平方公里(18.75 平方英里)
海拔[1]4 公尺(13.12 英尺)
人口(2008)[2]
  首都7,000,940人
  密度23,029人/平方公里(59,640人/平方英里)
  都会区16,623,000(2,011年)
  居民称呼[3]达卡人(Dhakaiya或Dhakaite)
  识字率62.3%
时区BSTUTC+6
  夏时制BDSTUTC+7
邮递区号1000
国家电话区号+880
电话区号02
网站达卡市政府官方网站

达卡旧称贾罕吉尔纳加尔(孟加拉语: জাহাঙ্গীর নগর),1608年由莫卧儿帝国孟加拉地区总督苏贝达·伊斯兰汗创建,[4]在17世纪是世界性的穆斯林贸易中心。然而,达卡的现代城市建设主要始于19世纪英国殖民时期,并迅速成为仅次于加尔各答孟加拉地区第二大城市。1947年印巴分治后,达卡成为东巴基斯坦的行政首都,并在1972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的首都。此间的20多年,达卡经历了各种混乱,包括强制推行戒严孟加拉国宣布独立、军事镇压、战争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等。

达卡是孟加拉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7]和最多样的经济结构。达卡仍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供应短缺等多方面的挑战。最近几十年来,达卡增加了许多外来人口。

这座城市在17世纪崛起,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省会和商业中心。作为孟加拉平纹细布贸易的中心,它是印度次大陆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达卡中世纪的荣光在17世纪和18世纪达到顶峰,当时它是欧亚大陆各地商人的故乡。穆加尔人以精心布置的花园,清真寺,宫殿和堡垒为城市装饰。这座城市曾经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在英国殖民治下,这座城市引进了电力,铁路,电影院,西式大学和学院以及现代化的供水系统。 1905年后,它成为孟加拉东部和阿萨姆邦的重要行政和教育中心。 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后,它成为东巴基斯坦的行政首都。 1962年被宣布为巴基斯坦的立法首都。 1971年,它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的首都。孟加拉国宪法第5条宣布达卡为共和国首都。

历史

孟加拉国国民议会厅

达卡所在的区域最早成为有人定居的城市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一地区曾被佛教王国迦摩缕波帕拉帝国统治,直到公元9世纪时被印度森纳王朝所控制。[8]

许多人认为该城得名于巴拉尔·森纳12世纪时在此修建的达嘎湿瓦力神庙。达卡及周边地区在那一时期被划界为“孟加拉地区”。该城由Lakshmi Bazar、Shankhari Bazar、Tanti Bazar、Patuatuli、Kumartuli、Bania Nagar和Goal Nagar等贸易中心组成。森纳王朝之后,达卡相继被德里苏丹国突厥阿富汗统治者统治,直到1608年莫卧儿人的到来。

地理及气候

达卡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F) 26
(79)
30
(86)
34
(93)
36
(97)
35
(95)
34
(93)
33
(91)
33
(91)
33
(91)
32
(90)
30
(86)
27
(81)
32
(90)
平均低温 °C(°F) 14
(57)
19
(66)
24
(75)
27
(81)
29
(84)
28
(82)
27
(81)
27
(81)
26
(79)
25
(77)
20
(68)
15
(59)
23
(73)
平均降水量 mm() 10
(0.4)
20
(0.8)
58
(2.3)
140
(5.6)
260
(10.1)
360
(14.1)
400
(15.8)
320
(12.5)
290
(11.3)
230
(9.2)
30
(1.2)
7.6
(0.3)
2,120
(83.6)
来源:weather.com[9]

文化

建筑

阿赫桑曼济勒,印度-撒拉逊建筑的典范

达卡拥有2000多座建于16世纪至19世纪的建筑,它们是达卡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例如拉尔巴格堡阿赫桑曼济勒星清真寺、查克清真寺、侯赛尼达兰、亚美尼亚教堂、达卡门、达蒙迪、玫瑰园宫、大驿站、小驿站、达克什瓦里寺、斯瓦米巴格神庙、时母庙、达玛拉吉卡佛寺、圣玫瑰堂和波戈斯学校。在旧达卡的达卡萨达尔加特、阿玛尼托拉和法拉什干地区,仍有许多殖民建筑。比纳特比比清真寺位于纳林达地区,建于1454年,孟加拉苏丹马哈茂德·沙阿(1435-1459)统治时期,[10] 是该市现存的最古老的砖结构建筑。[11] 英国统治期间建造的重要地标建筑包括旧高等法院大楼、孟加拉厅寇松厅和米特福德医院。

建筑师路易·康备受赞誉的现代主义建筑国民议会厅,植根于孟加拉的地理和遗产,于1982年在达卡落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立法建筑群之一,占地800,000 m2[12] 卡马拉普尔火车站由美国建筑师罗伯特·布希设计,是另一个建筑奇迹。独立纪念碑是这座城市的新地标,是为了纪念孟加拉国解放战争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而建造的[13]

教育

达卡的学校数量为全孟加拉之冠[14],大学共52所,包括该国最古老的大学达卡学院(1841年创建)[15],而达卡大学(1921年创建)则是该国最古老的公立大学[16][17]

交通

三轮车

达卡面临世界上最严重的交通拥堵。这座城市缺乏有组织的公共交通系统。三轮车嘟嘟车是该市的主要交通方式,每天运行的人力车接近40万辆,居世界各城市首位。[18][19][20]但是,其中只有大约85000辆人力车获得市政府的许可。[21]相对低成本、无污染的三轮车优于私家车,后者才是达卡拥堵的主要原因。[22] 2022年12月28日,孟加拉国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达卡地铁6号线一期开通[23]

参考数据

  1. .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200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7).
  2. (PDF). Bangladesh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9-08-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21).
  3. The Daily Star Web Edition Vol. 5 Num 23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dailystar.net (2005-01-19). Retrieved on 2010-12-18.
  4. . 新华网. [2008年1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2月28日) (中文).
  5. . 2007-10-22 [2007-10-22]. (原始内容 (PHP)存档于2008-03-05).
  6. (PHP). 2007-10-22 [2007-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7).
  7. . Banglapedia. [2008年1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22日) (英语).
  8. . Dhaka City Corporation. 2006-09-05 [2006-09-05]. (原始内容 (PHP)存档于2008-04-10).
  9. . weatherbase.com. [200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10. . ArchNet Digital Library. [1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 March 2006).
  11. . [22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October 2012).
  12. Ali, Meer Mobashsher; Rouf, Md Abdur. . Islam, Sirajul; Jamal, Ahmed A. (编). Second. Asiatic Society of Bangladesh. 2012 [27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4 August 2017).
  13. . Dhaka District. 18 July 2014 [24 Ma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1 February 2015).
  14. T. Neville Postlethwaite. . Pergamon Press. 1988: 130. ISBN 0-08-030853-8.
  15. Kamal Siddiqui. . . Dhaka: University Press Limited. 1990: 42.
  16. . BBC News. 11 December 2007 [15 Ma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4).
  17. University of Dhaka.03710. . 10 September 2006 [10 September 2006]. (原始内容 (PHP)存档于4 September 2006).
  18. Lawson, Alastair. . BBC News. 10 May 2002 [17 Dec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 July 2015).
  19.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7 Dec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January 2009).
  20. Cervero, Robert. . Nairobi: UN Habitat. 2000: 25 [17 May 2018]. ISBN 92-1-13145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January 2017) (美国英语).
  21. Rizanuzzaman Laskar. . The Daily Star. 4 March 2007 [25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6 March 2007).
  22. Mohammad Al-Masum Molla. . The Daily Star. 7 July 2019 [24 Ma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7).
  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22-12-28 [202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0).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达卡”的内容
维基词典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语录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文库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维基教科书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维基学院 维基学院上的学习资源

延伸阅读

  • Pryer, Jane. . Ashgate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0-7546-1864-5.
  • Rabbani, Golam, , University Press,Dhaka, 1997, ISBN 9840513745
  • Ahmed, Sharifuddin. . The Asiatic Society,Dhaka, 1991. ISBN 984-512-335-0.
  • Sarkar, Sir Jadunath. . Dhaka, 1948.
  • Taifoor, S.M. . Dhaka, 1956.
  • Karim, Abdul. . Rajshahi, 199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