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
辣条,一般由面粉或者豆皮制作而成。豆制品辣条称「膨化豆制品」、面制辣条称「调味面制食品」[1][2] ,是中国大陆知名零食之一。
![]() | |||||||
起源地 | 中国大陆 | ||||||
---|---|---|---|---|---|---|---|
地区 | 湖南省 | ||||||
主要成分 | 面粉或黄豆、辣椒、食盐 | ||||||
常用成分 | 食品添加剂、食用油 | ||||||
375 千卡 (1570 千焦) | |||||||
营养成分表 (每100 克) |
|
辣条最早源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3]。一说1998年湖南发生特大洪灾,刘卫平改湖南平江农村的长寿酱干原材料黄豆为面粉,发明出辣条。辣条为了保质和增加风味会添加大量食品添加剂,因此时有健康和卫生的争议。 [4]
制作辣条的知名厂商有卫龙食品及玉峰食品,在中国大陆以外也有销售辣条,如通过亚马逊等管道即可购买。
2020年11月1日,首个辣条博物馆在湖南长沙开馆。[5]
类型

辣条
一般来说,辣条是呈现长条状的圆柱体或是长条状的扁平体,一种面粉制作而成的零食;也有的辣条是以豆类压成长条状后加入辣椒粉而制成。 一般都有添加辣椒成份,使其口感辛辣,因而称辣条,也有不少产品和地方称为辣面筋。味道带有香料味、可选择辛辣、微辣或麻辣等口味,大部分口感有嚼劲,口味偏重咸。
争议

辣条
无登记证的不合格辣条制作厂家大多隐身于农村地区小作坊中进行,为追求口感和色泽,多会使用大量添加剂,其中如使用不合格原料及制作方式,在其成品内会含有致癌物质[9],甚至有报导称有儿童因食用不合格的辣条而导致死亡[10]。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辣条生产环境也逐渐好转,由原来的问题食品(如没生产许可、卫生不合格等等)转变为受到很多年轻人喜欢的零食,但近年仍有多起生菌感染的案例发生。辣条生产情况整体好转,然而卫生等问题依然存在。辣条风行后各家小厂与网红也加入这庞大商机市场竞争,导致辣条品质参差不齐。
市面上的辣条有时以肉类或是其他与辣条本身不相关的食物或物品(例如“唐僧肉”、“香菇丝”)命名。[11]导致购买者受到误导。
参见
参考文献
- . 现代快报. 2014-09-09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中文(中国大陆)).
各种辣条的包装上都印有“调味面制品”字样
- 韩肖. . 中国经济网. 2014-12-25 [2015-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2) (中文(中国大陆)).
据了解,调味面制品的俗称就是辣条
- . hn.people.com.cn. [2019-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 联合新闻网. . 联合新闻网. [2019-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中文(台湾)).
- 杨光; 陈玄武. 唐李晗; 罗帅 , 编. . 人民网. 2020-11-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标准《SB/T 10453-20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标准《T/ZZFSA001-2020》
-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19年12月10日 [2022年4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4月7日).
一、统一“辣条”类食品分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凡与此不一致的,应当于2020年1月31日前调整到位。生产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 刘婧婷; 刘敏. . 中国大陆: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2014-12-02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4) (中文(中国大陆)).
指出辣条的添加剂超标,经常吃或可致癌……好多辣条生产是在小作坊里……有的不良商家还有可能使用地沟油,再者反复油炸,会有致癌物质
- . 河南商报 (新浪网转载). 2007-07-31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 骆琼. 王芳菲 , 编. (html). 新闻频道. news.hnr.cn 1st (荥阳: 镜像网). 镜像网. 2015年5月25日: 1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中文(简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