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融
赵融(?—?),字稚长[1],天水郡西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灵帝时西园八校尉之一。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汉灵帝刘宏因忌惮何进而初置西园军,拜西园八校尉,任用赵融担任助军左校尉,与袁绍、鲍鸿、曹操、冯芳、夏牟、淳于琼同属于上军校尉蹇硕统制,由于直接受命于皇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2]。
赵融曾任荡寇将军,建安元年(196年),祢衡北游到许都。有人问他:「为何不结交陈长文、司马伯达呢?」祢衡说:「怎么要使我去结交这些杀猪卖酒的小儿!」那人再问:「觉得曹公,荀令君,赵融怎样?」祢衡仇视曹操,亦怕曹操手下相害而不评论,见荀彧仪表堂堂,赵融大腹便便,便羞辱二人说:「文若可借他的脸给人吊丧(吊丧一般派有姿貌的人去,意为荀彧虚有其表),稚长可让他管理厨房膳食(讽刺赵融爱吃肉)。」[1][3]
参考
- 《金紫光禄大夫赵芬碑》:十一世祖融,字稚长,所谓荀令君(上阙)床。曾祖琰,祖宾育,或频赞藩维,或□腰银艾。
- 《资治通鉴 卷五十九 汉纪五十一》: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帝自黄巾之起,留心戎事;硕壮健有武略,帝亲任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 《三国志 卷十 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是时许都虽新建,尚饶人士。衡尝书一刺怀之,字漫灭而无所适。或问之曰:「何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衡曰:「卿欲使我从屠沽儿辈也!」又问曰:「当今许中,谁最可者?」衡曰:「大儿有孔文举,小儿有杨德祖。」又问:「曹公、荀令君、赵荡寇皆足盖世乎?」衡称曹公不甚多;又见荀有仪容,赵有腹尺,因答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其意以为荀但有貌,赵健啖肉也。于是众人皆切齿。衡知众不悦,将南还荆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