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南山
走廊南山是祁连山脉七条互相平行的山脊线之中最北的一条的西段(东段接入冷龙岭),北麓是河西走廊,南麓与第二条山脊线的托来山相夹成黑河谷地,都是祁连山脉人烟与畜牧最稠之处,狭义的「祁连山」特指走廊南山[3],祁连山脉同名山峰祁连峰(别称素珠链峰,海拔5547米[1])即在走廊南山。走廊南山西起甘肃玉门市,东至甘肃民乐县。素珠炼冰川位于甘肃省肃南县39°11′30″N 98°33′00″E,八一冰川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39°01′00″N 98°54′00″E,走廊南山峰位于甘肃省肃南县38°19′00″N 99°57′54″E。
走廊南山 | |
---|---|
![]() ![]() 祁连峰(素珠链峰)在甘肃省的位置 | |
最高点 | |
海拔 | 5,547(18,199英尺) [1] |
地形突起度 | 1,590(5,217英尺) [2] |
列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最高峰(第6位) |
39.2°N 98.5°E | |
地理 | |
位置 | ![]() |
山脉 | 祁连山脉 |
祁连山脉最高峰团结峰在第四条山脊线的疏勒南山,但因全山深处无人区,留下的人文记录不及较矮的走廊南山。座落在祁连山脉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在走廊南山北麓,分别为文殊山石窟和马蹄寺石窟群。
名称由来
走廊南山即最初的“祁连山”,“祁连”由中国汉书中的古匈奴语「撑犁」转化而来。(「撑犁」即萨满教神灵“腾格里”)意即“天”[4],祁连山因此而得名“天山”;又因位于河西走廊以南,故称南山,其对应的北山不属祁连山脉,海拔亦远远不及。「南山」后来易名走廊南山。
唐代诗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中之“天山”即指祁连山。《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有青鹿、马鹿、猞猁、雪鸡、野驴、雪豹等动物出没,有万宝山之誉。西汉时霍去病出临洮,扫荡匈奴后,匈奴发出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5]。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