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银元 (美国)

贸易银元英語:)是美国铸币局生产的一种1美元面额银质硬币,旨在同已于东亚大量流通的贸易硬币竞争。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白银因产量上升导致价格回落,约翰·杰伊·诺克斯在同他人商议后提议发行银元,与墨西哥银圆西班牙银圆竞争大清帝国市场。最终联邦国会通过1873年铸币法案,其中规定贸易银元的法定支付上限为5美元。铸币局首席雕刻师威廉·巴伯和费城某公司都为新币准备了多份设计方案,巴伯的设计入选。

贸易银元
美国
重量27.2克 (420gr
直径38.1mm (1.5in)
边缘锯齿纹花边
成分占90%
占10%
铸造年份1873至1885年
正面
1884 T$1 Trade Dollar (Judd-1732).jpg
图案自由女神坐在海边的峭壁上,面朝左方(硬币左方),右手伸手,拿着一条橄榄枝。
设计师威廉·巴伯
设计时间1873
背面
1884 T$1 Trade Dollar (Judd-1732).jpg
图案白头海雕
设计师威廉·巴伯
设计时间1873

银币于1873年投产,大部分都出口到大清帝国。由于银价持续下跌,白银生产商开始将大量银锭存入铸币局打造成贸易银元,这些硬币也随之进入美国市场流通。事态引起公众不满,因为这种银币不得人心,使用时往往要打折,有些雇主甚至先从中间商手中以折扣价将之买下,再用这些贸易银元来支付工人薪水。1876年,国会通过法案撤销贸易银元的法定货币地位,但银币仍在继续流通。商用币于1878年停产,但铸币局继续出产精制币直至1883年止。国会之后通过1965年铸币法案,恢复贸易银元的法定货币地位。

背景

约翰·杰伊·诺克斯(图)提议,发行银元与墨西哥银元竞争东亚市场。

加利福尼亚淘金潮于1849年拉开帷幕,澳大利亚淘金潮也在1851年展开,由此进入市场的黄金总量超过正常渠道的消化能力[1],使黄金价值下降,白银相对黄金的价格上涨[1]。银币因此迅速从市场流通中消失,有些受到囤积,还有些则被融化[1]。国会为此授权铸币局减少绝大多数银币中的含银量,只有3美分硬币银元例外[1]。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白银产量上升,价格相应回落[2]。在此期间同样有大量银币退出市场,只是这次是由纸币或铜币取代[2]

墨西哥银圆取代西班牙银圆,成为当时大清帝国的主要流通银币,这种硬币的价值非常高昂,在民間商品交易中的实用程度有限。但當時華人百姓很怕吃虧,对钱币上设计的任何变更都非常敏感,不愿接受那些哪怕只有丁点设计变动的新币。美国的银元比墨西哥银圆要轻0.49克,但这也导致它们在东方不受歡迎。为了顺利开展业务,美国商人不得不购买西班牙银圆或墨西哥银圆使用。[3]从1866年开始,墨西哥银圆的设计由老鷹圖案,改为在任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的肖像,但这同样导致大量硬币在清朝遭拒[4]

货币副主计长约翰·杰伊·诺克斯()在旧金山铸币局开展审计工作期间与该局司库兼化学分析师路易斯·加内特()探讨货币局势[5]。加内特建议美国打造商用银元,出口到东方与其它已在当地站稳脚跟的银币竞争[5]。加内特这一提议的主要理由是,出口的银币会在亚洲被熔融或囤积起来,所以永远都不会返回北美赎回,这样政府就能通过铸币税获利[6]。在旧金山工作期间,诺克斯还与财政部特聘代理亨利·林德曼()探讨过提议发行商用银元的问题[5]。1870年,诺克斯将报告递交财政部,还起草了授权发行硬币的法案[5],并得到财政部长乔治·S·鲍特韦尔批准[5]。经过多位前任及现任政府官员的审核和修改,法案终于递交国会[7]

铸币局首席雕刻师威廉·巴伯的这一设计展现的是哥伦比亚和老鹰,但铸币局官员认为设计意向有穷兵黩武之嫌而否决。

1872年11月19日,法案尚在国会待批,林德曼向财政部长递交报告[8],称新币无需具备法定货币地位,只需是印有重量和成色的银币即可[8]。他还指出,新币可以在东方取代墨西哥银元,并且最终价值还会比面额超出6到8个百分点,考虑到当时美国银币出口到东方后还要有2%的折扣才能交易,新币无疑相当划算[8]。林德曼进一步建议将新币命名为“白银联盟”,与当时的标准银元区分[8]

1872年2月,联邦众议院小组委员会对法案做出修改,授权发行重27克的商用银元[7],但过了3个月,众议院又通过表决建议发行重24.9克的标准银币,取代之前27克的方案[7]联邦参议院也没闲着,在法案中加入条款,要求财政部打造27克的贸易银元,与之前众议院委员会的提议基本相同[7]。最终修改并通过的法案人称1873年铸币法案,获两院通过后于1873年2月12日经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签署为法律[7]

贸易银元图案币

根据法案中的规定,贸易银元的法定支付上限为5美元[9]。国会在最后时刻加入这一规定主要是受到白银利益集团的影响[10]。在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约翰·舍曼的坚持下,硬币的重量和成色都刻在背面。在钱币历史学家唐·塔克西()看来,这样的决定简直莫名其妙,因为“中国的商人永远都看不懂它们(指不明白硬币上文字的意思)”[11]

法案通过前,费城铸币局局长兼管所有铸币分局[12]。根据新法案,局长办公室转至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各铸币分局都分别有新局长负责[12]

设计

1872年间,铸币局预计法案会获国会批准,所以铸造了一系列商用银元的图案币[13]。这些图案币到了1873年还在继续生产,但其上的面额文字在法案获总统签署成法律以前就从“商用银元”()变换为“贸易银元”()[13]。法案通过后,林德曼与铸币局局长詹姆斯·波洛克()会面,讨论刚刚获授权发行的贸易银元应该如何设计[13]。两人达成共识,由费城首饰和雕刻公司贝利、班克斯与比德尔()准备设计方案,然后和铸币局首席雕刻师威廉·巴伯()的已有设计放到一起择优录取[13]

查看过双方准备的设计方案后,林德曼要求设计图案要有呈坐姿、并且面朝硬币左侧(代表东方)的自由女神[13],他显然选中了两套图案币的设计[14]。1873年6月,林德曼在看过巴伯设计的多种图案币后选中了其中一种[15],据当时的记者形容,这枚图案币正面是“女性人物坐在一捆商品上,左手持有写着“自由”字样的条幅。她背着一捆小麦,和那捆商品一起表明这是商用硬币,右手前伸拿着橄榄枝”[16]。入选的硬币背面设计则依据法律规定刻有白头海雕[15]。老鹰的右爪抓有3支箭,左爪则是橄榄枝,这与当时绝大部分美国硬币恰好相反[17]。全部6种图案币中,有两种刻有自由女神肖像,4种的正面与最终通过的版本大同小异,铸币局还把这些图案币向公众限量发行[18]

生产

铸币员阿奇博尔德·劳登·斯诺登曾正式提出抗议,称贸易银元上的浮雕没有完全铸造出来。

林德曼成为美国铸币局局长,波洛克则当上费城铸币局局长[19]。1873年7月,铸币局开始制作贸易银元的金属模具[15]。林德曼在此期间给波洛克发电报,要求加快贸易银元的生产进程,因为墨西哥当时也正准备将本已于1866年停产、但在亚洲很受欢迎的一系列老银元设计重新投产[15]。1873年7月11日,首枚贸易银元面世,铸币局还举办了庆祝仪式[15]。7月14日,首批共4万枚新币发行[20]。7月22日,新币模具运抵卡森城铸币局,旧金山铸币局也在不久后收到模具[15]。费城铸币局在投产第一年共计生产了39万6635枚商用币,还有865枚精制币[21]卡森城和旧金山这年分别生产出12万4500枚和70万3000枚[21]

安东尼·帕奎特设计的实验币,正面没有刻上年份。林德曼本已批准设计方案,但因担心华人不接受陌生的新设计,所以没有付诸实践。

这年里,三家铸币分局的官员都对新币品质提出意见[9]。1874年夏,铸币员阿奇博尔德·劳登·斯诺登正式向波洛克提出意见,称贸易银元的生产品质欠佳,特别是其浮雕太高,难以完全打造成形,巴伯于是在这年下半年开始修改设计,降低浮雕高度[9],修改后的模具于1875年启用[9]。这年秋季,林德曼建议修改1876年版贸易银元的反面设计,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他的提议遭到波洛克反对,因为这样的更改需要国会授权,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硬币在东方失宠[22]。林德曼聘请前助理雕刻师安东尼·帕奎特()改善出产硬币的品质,后者于1876年5月制作出新的背面模具[23]。新设计已经得到林德曼批准,但铸币局官员最终因担心引起华人不满而没有付诸实践[23]

商用币于1878年停产后,精制币继续限量发行到1883年,这年费城铸币局一共生产了最后一批、共计979枚精制币[24]。1908年,人们发现10枚标称年份为1884年和5枚标称年份为1885年的精制贸易银元,但铸币局没有任何正式纪录表明这些版本存在,而且也无法确知它们是何时打造的[24]

反响

1873年出产的大部分贸易银元都出口到清朝,这年10月,同治帝下令化验这些银币[25]。根据中国领事兼翻译禧在明的译文,皇帝的旨意大致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各地军、农、工、商人等,须知“飞鹰贸易银元”已于近期抵达香港,并经联合特聘官员化验检定,可用于支付税款,可令之进入流通,尔等勿须多虑。同时严禁鼠窃狗盗之辈为一己私利伪造新飞鹰银元。
胆敢抗旨以身试法、私铸硬币者,一经发现、必将严惩。尔等须晨兢夕厉!不得有违!钦此![26]

1874年4月25日出版的《哈珀周刊》上刊登的政治漫画,题为《我们的工人拿破布,钱币送给外国人》,漫画的题注是哥伦比亚的话:老天啊,我觉得把这么漂亮的贸易银元(值100美分)送到国外,让那些异教徒从中获利真是件很不妥当的事,如果这些先生们可以有什么合适的办法,我只想带上一篮子绿钞(值多少钱?)给孩子们买晚饭。[27]

1874年,贸易银元开始现身美国市场[9]。1875年初,国会通过硬币赎回法,授权财政部用银元换回纸币。该法案的通过、加上白银价格下跌的共同影响,导致先前被囤积起来,以及出口到海外的银元在美国市场上出现。[28]许多出口的贸易银元回到国内,其中又以加利福尼亚州最多[10]

当银价降至银元内在金属价值低于1美元后,白银生产商开始把白银打造成贸易银元,然后再将之向全美各地批量出售来获利[9]。他们这么做的另一个原因在于,1873年铸币法案中规定,存入铸币局的白银如果不打造成银元,就只能铸造成银条[29]

国会曾考虑将贸易银元原有的5美元法定支付限制抬高[30],但却于1876年7月22日通过法案正式剥夺贸易银元的法偿地位[22]。根据这项法案,财政部长只能按实际贸易需要生产相应数量的贸易银元[31]。虽然贸易银元已不具备法定支付能力,但白银产商还是继续将白银制成银币投入美国市场,导致该国境内流通的贸易银元达到约700万枚[22],其中单1877年进入流通的就超过400万枚[31]。1877年10月15日,新任财政部长舍曼下令铸币局停止接受将银锭铸造成银币的新订单。同年11月5日,舍曼误信传言,以为春節的到来会导致银元需求增加,因此撤销了之前的命令,铸币局直到1878年2月22日才完全停止接受贸易银元订单。[32]

林德曼下令审查贸易银元在清朝的流通情况[23]。结果表明这些硬币在中国南方流通情况甚佳,但北方的使用率很有限[23]。随着银价下跌,美国各地雇主开始用打折购买的贸易银元支付工人薪资[33]。此举引发公众不满,因为这种硬币在美国很多地方都不受待见,许多银行和商家根本就不接受[33]。许多地方为此还对贸易银元的价值做出规定[33]。有些商家为避免引起客户不满而接受贸易银元,但又没法用这些硬币交税,也不能存入银行,所以将之卖给中间商。这些中间商又按面值打折后把银币卖给雇主,雇主又用来支付工资。1883年,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呈请国会通过法案,由政府赎回贸易银元。[34][35]

卡森城铸币局的贸易银元总账

19世纪80年代期间,银锭价格持续下跌,任何人一旦接受贸易银元,往往就意味着要蒙受其面值与金属价值差的损失[35]。财政部长查尔斯·J·福尔杰支持由政府赎回贸易银元,但是,国会通过布兰德-阿利森法要求铸币局生产大量新设计的摩根银元,这种作法会引发通胀。法案中规定财政部每个月要按市场价购买200至400万美元白银并打造成银币,白银利益集团希望能向政府售出更多白银,因此反对将赎回的贸易银元熔融后铸造的新银币也计入月生产份额。直到1887年,国会才通过法案,同意赎回外观完整无缺的贸易银元,此举表面上是为缓解穷困,但大部分贸易银元当时都在投机商手上。法案于1887年2月14日生效,其中也没有把赎回银币转制成的新银元计入布兰德-阿利森法规定的每月产量份额,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在这天前共有10天期限签字批准或否决,但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所以法案就在10天期限过后自动生效成为法律[34]。由于清朝的商人会用牙齿去咬银币,来确认其中的确含有白银,所以许多贸易银元都因上面有牙印而无法由政府赎回[33]。银元的赎回期限仅有6个月,赎回的硬币熔融后再打造成10美分25美分硬币半美元硬币[35]

钱币历史学家沃尔特·布林()无论是对贸易银元的法定支付上限和银币本身都颇有微词,称发行这种硬币就是个“昂贵的失误……其动机就是纯粹的贪婪,其设计也是糊涂至极,其国内流通情况和法定货币地位都是由灾难性的法律规定导致,结果只能是被滥用到可怕的程度”[10]

国会此后通过1965年铸币法案,恢复美国历史上所有联邦政府发行硬币、纸币(包括美联储银行和美国银行业协会采用的票据)的法定支付地位[10][36]。但是,这时任何贸易银元的钱币学价值或所含金属价值都远远超出了1美元面值[10]

参考资料

脚注

  1. Julian, p. 869.
  2. Julian, p. 870.
  3. Taxay, p. 251.
  4. Julian, p. 945.
  5. Julian, p. 871.
  6. The Nation: A Weekly Journal, p. 401.
  7. Julian, p. 872.
  8. Linderman, pp. 47–54.
  9. Julian, p. 876.
  10. Breen, p. 466.
  11. Taxay, pp. 257–258.
  12. Evans, p. 99.
  13. Julian, p. 873.
  14. Taxay, p. 279.
  15. Julian, p. 875.
  16. Vermeule, pp. 67–68.
  17. Lange, p. 104.
  18. Vermeule, pp. 68–69.
  19. Evans, p. 100.
  20. Breen, p. 467.
  21. Yeoman, p. 216.
  22. Julian, p. 877.
  23. Julian, p. 878.
  24. Yeoman, p. 217.
  25. Evans, p. 52.
  26. Evans, p. 53.
  27. Julian, p. 964.
  28. Taxay, p. 265.
  29. Van Allen, p. 23
  30. Lange, p. 116.
  31. Taxay, p. 282.
  32. Taxay, p. 283.
  33. Julian, p. 879.
  34. Taxay, p. 284.
  35. Lange, p. 117.
  36. Domestic and Foreign Coins Manufactured by Mi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1793–1970, p. 132.

参考书目

  • Breen, Walter. . New York, NY: Doubleday. 1988. ISBN 0-385-14207-2.
  • Evans, George G. . Philadelphia, PA: George G. Evans. 1887.
  • Julian, R.W. Bowers, Q. David , 编. . Wolfeboro, New Hampshire: Bowers and Merena Galleries. 1993. ISBN 0-943161-48-7.
  • Lange, David W. . Atlanta, GA: Whitman Publishing. 2006. ISBN 0-7948-1972-9.
  • Taxay, Don. . New York, NY: Sanford J. Durst Numismatic Publications. 1983 [1966]. ISBN 0-915262-68-1.
  • Vermeule, Cornelius. .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ISBN 0-674-62840-3.
  • Yeoman, R.S. 63rd. Atlanta, GA: Whitman Publishing. 2010. ISBN 0-7948-2767-5.
  • XVI. New York, NY: E.L. Godkin. 1873: 401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 Linderman, Henry Richard. . New York, NY: G.P. Putnam's Sons. 1879: 47–54.
  • Van Allen, Leroy C.; Mallis, A. George. . Virginia Beach, VA: DLRC Press. 1991: 23. ISBN 1-880731-11-8.
  •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Bureau of the Mint. .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132.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贸易银元
前任:
坐姿自由女神银元
1美元硬币(1873至1885年)

同期还有:

坐姿自由女神银元(1873年)

摩根银元(1878至1904年,1921年)

繼任:
摩根银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