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莲 (DIK-1-1)
赛莲(DIK-1-1)(,DIK-1-1),又名塞拉姆、「迪奇卡小孩」(Dikika Baby)、「露西的小孩」(Lucy’s baby),为一具幼儿化石,年代距今约330万年前,死时大概三岁,保存状况罕见地完整,包含头骨及躯干,2000年在埃塞俄比亚的迪奇卡(Dikika)被发现,于2006年《美国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发表,与曾被称为「人类最早祖先」的露西(Lucy)发现处仅距4公里,同属阿法南猿人(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因此赛莲有「露西的小孩」(Lucy’s baby)之称,值得注意的是,其实露西的生活年代为距今320万年前,比赛莲晚了约十万年。 [1]
赛莲的发现,对于阿法南猿人阿法南猿人行动模式究竟是以双腿在地面行走,抑或未脱离树栖,使学者间产生争论,但由于其骨骼保存相当完整,在研究人类远古亲戚的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2]另外,由于赛莲身上同时存在类人猿(apes)与人的特征,代表赛莲正处于人类演化的关键阶段,[3]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人类起源研究所主任约翰森(Donald C. Johanson)曾有以下评论:「要是露西是20世纪世纪最伟大的化石发现,这个孩子就是21世纪到现在为止最伟大的发现」。[4]
发现
2000年12月由埃塞俄比亚籍古人类学家阿连赛吉德率领的团队发现,地点位于非洲古国埃塞俄比亚的迪奇卡(Dikika),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整理记录出土的化石,并利用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牙齿的部分,确认性别为女性且死时年龄为三岁。「Selam」在许多非洲国家的词汇中意思为「和平」,团队希望能为该地区,甚至全世界,给予和平的祝福。[5]而阿连赛吉德认为,赛莲最令人惊艳的在于她不只出土了完整的躯干、脚甚至手指,更重要的是,她还保存了整个脸。[6]
遗址埋藏学
究竟赛莲是怎么死的?又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掩埋才能如此惊人地被保存下来?这个谜研究团队亦尚未解开,就目前所知,赛莲可能死于大洪水,瞬间被掩埋,因而能保存完整躯体。[7]
特点
脑容量
大概只发展到65%~88%的脑容量,仍发育中。[8] 一般而言黑猩猩三岁时几乎已发展90%以上,故出生后不久即迅速适应四周环境;以赛莲的年龄来说,若此时拥有一个仍成长中的脑,可说是现代人的特征,因为人类在幼年时不断扩张脑的发展,故需要父母长时间的照顾,而长期与父母相处同时意味着在学习,此阶段便被称为「童年」,为人类的一大特色之一。另外,父母有更多时间照顾幼儿,显示在当时,亦即三百多万年前已有相当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9]
相关问题
树栖与地面活动争议。由赛莲的肩胛骨特征,显示出其会在树上攀爬,但是究竟赛莲仍如同猩猩一般过着树栖的生活,抑或早已完全在地面活动?关于对赛莲的肩胛骨看法的分歧,引发了学者们的讨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教授Fred Spoor:「有些学者可能认为此特征继承自祖先,并显露出些微人的生活型态;另外有些人认为他们仍经常使用手臂攀爬。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整天摆荡在树林间,而是某层面上他们仍会攀爬,比如夜晚在树上筑巢或觅食。」。[13]
参考资料
- Kate Wong撰、王道还译. . 科学人杂志. 2012.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 .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 Kate Wong 撰、王道还译. . 科学人杂志.
- . [2016-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 . [2016-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
- . [2016-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2016-06-16].
- . [2016-06-16].
- .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 . [2016-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2).
- Zeresenay Alemseged, Fred Spoor, William H. Kimbel, René Bobe, Denis Geraads, Denné Reed and Jonathan G. Wynn. . Nature. 2006, (443): 299.
- . [2016-06-1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