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卡

谿卡藏语གཞིས་ཀ威利转写gzhis ka),一译溪卡,藏语「庄园」之意,[1][2]世袭贵族、寺院、祖古噶厦都可以领有庄园。[3]

谿卡作为行政单位最早出现于帕木竹巴时期。大司徒绛曲坚赞推行宗谿制度,用以取代萨迦巴万户制度。谿卡与「」同为西藏基层行政单位,[2]地位比宗低或者平级。[4]溪卡共分为三种:雄溪(རྫོང་གཞིས་,官家庄园)﹑却溪(ཆོས་གཞིས་,寺院庄园)﹑该溪(贵族庄园)。

谿卡的长官称为「溪堆」(藏语གཞིས་སྡོད་威利转写gzhis sdod[1],一般由噶厦委派,或由特定寺院委任。明、清朝廷亦会授予其长官都指挥使司佥事的官职。[4]

截止1959年,西藏全境共有64个谿卡。1959年西藏骚乱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改西藏行政区划,于1960年将各个与谿卡合并改设[5]

参考文献

  1. .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2. 宗谿制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五洲传播
  3. Melvyn C. Goldstei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9 [2019-05-05]. ISBN 978-0-520-2599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4).
  4. 邢建华. . 崧博出版事业. 2017-01-27: 117.
  5. 1960年西藏自治区(筹)行政区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行政区划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