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书
概论
谶书是一系列记载预言的书籍,最早源自于占星,观察龟策卜卦,或经由巫觋神谕,之后记录成书[1]。其内容多引用五德终始说,儒家与道教学说,兼及民间传说。在东汉时,因王室尊崇,成为儒者研究的对象,对于政局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谶书与儒家六经合流之后,出现纬书,其内容以谶书来解释经文内容。六经皆有谶书,有《诗谶》、《春秋元命苞》等。
注释
- 《后汉书》卷59〈张衡列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经天验道,本尽于此。或观星辰逆顺,寒燠所由,或察龟策之占,巫觋之言,其所因者,非一术也。立言于前,有征于后,故智者贵焉,谓之谶书。」
- 《后汉书》卷59〈张衡列传〉:「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曰:……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