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佩霓
谢佩霓(1966年9月4日—),是一位台湾的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史学者,现任国际艺评人协会台湾分会理事长、台湾女建筑家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理事,曾担任逢甲大学室内及景观设计学系与建筑学系助理教授、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造型艺术研究所助理教授、高雄市立美术馆馆长、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长、国际艺评人协会台湾分会常务理事、国家文艺奖评审、金钟奖评审、中华民国文化部公共艺术奖评审等职务[1]。
生平
1966年,谢佩霓出生于台中;她的父亲谢文昌是一位建筑师,母亲在国立台中师范学院担任音乐老师。谢佩霓的曾祖父谢道隆是汉医,也是栎社的成员之一[2]。出生时,她因母亲疑似在怀孕第三周胚胎分裂不全而患有小脸症(microtia)、小耳症(Goldenhar Syndrome)合并症,左侧全聋全盲,说话亦有障碍。
从小,谢佩霓的父母就经常带她逛书店。
满月起由父母陪伴下接受罗慧夫医师治疗。六岁起,谢佩霓开始到马偕医院竹围分院接受颅颜重建手术;因为住院时每四小时就会有护理师替她量体温及喂药,她养成每日睡眠时间最多四小时的习惯。当时,她的父亲经常会在淡江英专附近的书店为她搜集各种翻译文学作品,她也开始在阅读中寻找慰藉与认同,并在医疗过程中以之作为精神支柱。[3]
后来,谢佩霓在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附设实验国民小学(2018年获杰出校友)、怀恩中学、晓明女中求学后,毕业于静宜大学英文系,毕业获智育奖、群育奖(2010年获选第六届杰出校友);并前往鲁汶大学,在偶然情况下成为欧洲共同体培育的首批国际青年人才。此后,她多次前往世界各地从事人道服务。[3]
2009年1月,谢佩霓接任高雄市立美术馆馆长。
2015年6月上旬,高雄市政府片面发出公文表示谢佩霓任期至7月30日为止,8月起归建逢甲大学。[4]
荣誉及奖项
参考数据
- . www.itpark.com.tw.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3).
- . Next Magazine TW.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中文(台湾)).
- . 青春共和国杂志. 2016-05-09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1) (中文(繁体)).
- Storm.mg. . 风传媒.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3) (中文(台湾)).
- 羊正钰. . 关键评论网. 2016-02-01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中文(台湾)).
- 羊正钰. . 关键评论网. 2016-10-21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中文(台湾)).
-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10-21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5).
- . www.itpark.com.tw.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4).
- . 中时电子报.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中文(台湾)).
- . La France à Taiwan - 法国在台湾.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中文).
- . 苹果日报. 2016-02-02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中文(台湾)).
外部链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