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播集 (絕命毒師)

試播集〉(英語:[註 1]美國電視劇《絕命毒師第一季第一集。由該劇的主創兼節目統籌文斯·吉利根自編自導,故事主要描述原本普通的高中化學老師華特·懷特布萊恩·克萊斯頓飾演)在得知自己因罹癌後,決定聯手他以前的學生傑西·平克曼亞倫·保羅飾演)一起製作並經營冰毒生意,但也因此引來了麻煩。

試播集
絕命毒師》分集
試播集中,華特·懷特持槍並瞄準警報聲傳來的方向
剧集编号第1季
第1集
导演文斯·吉利根
编剧文斯·吉利根
制作人凱倫·摩爾()
音乐
  • 史東威爾·傑克森的〈Come on Home and Have Your Next Affair With Me〉
  • 卡羅萊納·斯利姆的〈Dirty South Hustla〉
  • 羅德里哥和加比利拉的〈Tamacun〉
  • The In Crowd的〈Mango Walk〉
  • Working for a Nuclear Free City的〈Dead Fingers Talking〉
  • 和合唱的〈A Gosar〉
  • 的〈Get Low〉
  • Molotov的〈Apocalypshit〉
  • 米克·哈維的〈Out of Time Man〉
摄影师約翰·托爾
剪接琳恩·威靈厄姆()
首播日期2008年1月20日 (2008-01-20)
长度58分鐘
客串演员
  • 馬克斯·阿西尼加() 飾 瘋狂小八·莫林納()
  • 約翰·科亞馬() 飾 埃米利歐·科亞馬()
  • 史蒂芬·麥可·蓋薩達 飾 史蒂夫·戈麥斯()
  • 馬里烏斯·史丹 飾 波格丹·沃利尼茲()
  • 格雷格·蔡斯() 飾 貝爾納普醫生()
  • 卡門·瑟拉諾 飾 卡門·莫林娜()

該集2008年1月20日在AMC首播,但由於2007年至2008年國家美式足球聯盟季後賽的緣故而使首播當晚僅141萬名觀眾收看;但該集在影評界則獲得了普遍好評,大多稱讚主演布萊恩·克萊斯頓的演技和吉利根的劇本,而克萊斯頓也為此在第60屆黃金時段艾美獎上憑該集贏得了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劇情

華特·懷特是一名高中化學老師,他與還有身孕的妻子史凱勒·懷特和患有腦性麻痺的十多歲兒子小華特()住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領取低廉教學工資的華特還在當地的一間洗車場工作,但在那卻被兩名自己的學生羞辱。在他的50歲生日那天,華特在家參加了史凱勒安排的驚喜派對。隔日,他在洗車場突然倒下而被送往醫院,並被告知自己患上了無法動手術治療的肺癌,經過化療也只能再多活兩年。華特選擇向他的家人及史凱勒的妹妹瑪麗·史瑞德()和她的DEA丈夫漢克·史瑞德隱瞞了病情。

在回到洗車場的工作崗位後,華特突然頂撞他的上司波格丹()而辭去了工作。華特此前曾看過一則新聞報導,得知漢克從一次毒品掃蕩中回收了一大筆錢,因此他接受了先前的提議,隨同漢克和他的搭檔史蒂夫·戈麥斯()襲擊了一個已知的冰毒製毒處。當DEA探員掃蕩房子時,華特發現他以前的學生傑西·平克曼偷偷從後窗溜出。後來,華特追蹤到他的住址並勒索了他,以幫助他生產冰毒來做生意,但沒有說出會這樣做的實際原因。華特交出畢生積蓄,讓傑西買下一輛弗利特伍德Bounder房車,用來當作他們的製毒室;之後,華特從學校實驗室竊取了該過程所需的用品。

華特和傑西將房車駛入印第安保留地的一處沙漠地帶,並為此製作被認為是史上最純的冰毒。傑西將其樣品秀給他的合作夥伴瘋狂小八·莫林納()看,但因對方不滿他拋下其表兄埃米利歐()而將傑西挾持。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誠,傑西帶領瘋狂小八和已被保釋的埃米利歐到房車停的地方,但當埃米利歐認出華特後認為他是DEA的線人,而與瘋狂小八企圖用槍殺死兩人。試圖逃走的傑西因絆倒並撞上石頭後昏迷,華特則為了換取兩人的命而教瘋狂小八他們如何生產冰毒。華特透過合成出致命的磷化氫氣體來使瘋狂小八和埃米利歐受驚,而自己則逃出車外並關上門,這導致車內的瘋狂小八和埃米利歐死去。

由於埃米利歐先前扔的一支菸而使一旁的草叢著火。在聽到遠處的警報聲後,華特迅速為自己及傑西戴上防毒面具並將房車開走,但車內仍充滿著磷化氫的煙霧。回到劇情的開頭,華特將房車駛入溝渠,跌跌撞撞地走出車子並丟掉了防毒面具。華特認為自己會遭到警方逮捕,因此在向家人錄製告別影像前,試圖透過朝自己開槍來自殺,但因沒開保險而失敗。當警報聲靠近時,華特鬆了一口氣,發現它們只是幾輛要去滅火的消防車,並趕緊將槍藏起來。傑西醒來後與華特開車回城,同時也將瘋狂小八和埃米利歐的錢占為己有。當天晚上,華特意外地主動與妻子開始做愛,這讓感到困惑的她問道:「華特,那還是你嗎?」

製作

該試播集由電視編劇文斯·吉利根自編自導,同時也是電視劇《絕命毒師》開創的關鍵所在。吉利根表示:「從歷史上看,電視擅長將角色維持在自我強迫的狀態,因此電視節目便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合乎邏輯上的下一步就是思考,我該如何進行一場以更改走向為原動力的節目?」[1]他補充說,他與華特·懷特是將該角從奇普斯先生轉變為疤面煞星[2][3][4]。當吉利根與同行編劇湯瑪士・史諾茲()交談時,就已經有華特作為毒販的概念,他們開玩笑說他對失業解決方案是「在房車後面放一個冰毒實驗室,然後開車到全國各地製毒並賺錢。」[5]劇本最初是設定在加利福尼亞州里弗賽德,但在索尼公司的建議下,因對於金融條件較有利而選定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製作。吉利根說,故事背景設定也移到了那裡,否則因向東拍攝時「我們總得避開桑迪亞山脈[6][7]

吉利根因曾在科幻電視劇《X檔案第六季中與布萊恩·克萊斯頓合作而選定他來飾演華特·懷特。《X檔案》中的克萊斯頓是身患絕症的反猶太主義者,曾將主角福克斯·穆德劫為人質[8]。吉利根說,這個角色必須同時令人討厭和同情,且「只有布萊恩是唯一能辦到這一點、做到這招的人。這是一個招數,我不知道他是怎樣做到的。」[9][10]AMC的高層人士對此選角感到生怕,因為他最廣為人知的是情景喜劇左右做人難》中的喜劇角色夏爾。高層曾向約翰·庫薩克馬修·波特歷推薦此角,但都被他們拒絕[8][11]。直到看過了他在《X檔案》中的演出後,才說服了高層放棄換掉克萊斯頓的想法[12]。克萊斯頓為了該試播集而增重了10磅,以反映該角的衰敗形象,並將他的頭髮染成棕色來遮蓋住天生就有的紅色挑染毛髮。克萊斯頓還與服裝設計師凱瑟琳·德托羅()和化妝師弗里達·瓦倫蘇埃拉()合作,使華特一角顯得平淡、不起眼且無力[8]

反響

布萊恩·克萊斯頓在劇中的演技獲得了外界正面的評價。

〈試播集〉在影評界普遍獲得了正面的評價。《今日美國》的羅伯特·比安科()讚揚了布萊恩·克萊斯頓的演技並稱其為「引人入勝」[13]。《費城詢問報》的強納森·斯托姆()將該劇稱為「無法預測且令人興奮」[14]。《好萊塢報導》的貝瑞·蓋倫()則將其稱之為「懸念且令人驚奇」[15]影音俱樂部網站的唐娜·鮑曼()也給了該劇「A-」的正面評價,她主要讚賞克萊斯頓「令人著迷」、「虛無」且「笨拙又無能」的表演,以及吉利根那「敏銳查證的劇本」[16]

由於《絕命毒師》在2007年至2008年國家美式足球聯盟季後賽這重要賽事當晚首播(AMC希望在比賽結束後能立即吸引成年男性觀眾)[17],但因賽事的加時賽,而使該試播集在美國首播時的收視率僅1.41(即141萬名觀眾)[17][18]。此外,在首播前幾天,AMC擔心劇中對冰毒的使用會在網路上造成負面的反響,這讓公關團隊在該集之後、節目播出期間準備了一系列禁毒公益廣告[17]

克萊斯頓在第60屆黃金時段艾美獎上憑該集贏得了劇情類最佳男主角[19],吉利根則入圍了劇情類最佳執導,但最終輸給了《豪斯的頭》的格雷格·艾坦尼斯[19];剪輯師琳恩·威靈厄姆()為此贏得了最佳單攝影機影集剪輯[19],而約翰·托爾則入圍了最佳一小時電視劇攝影,但最終輸給了《煙霧迷濛了你的眼》的菲爾·亞伯拉罕[19]。吉利根也以該集贏得了美國編劇工會獎劇情類劇集最佳單集劇本[20]

備註

  1. DVD藍光發行版上記為《絕命毒師》()。

參考資料

  1. Klosterman, Chuck. . Grantland. 2011-07-12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4).
  2. Goodman, Tim.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1-07-13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1).
  3. Bowles, Scott. .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11-07-13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4. Ginsberg, Merle.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1-07-16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5. Callaghan, Dylan. . Adams Media. 2012: 83–4. ISBN 1440541760.
  6. Brown, Lane. . Vulture. 2013-05-12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7. . Albuquerque Studios. 2007-08-23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4).
  8. Dave. . Warped Factor. 2019-08-26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8).
  9. Segal, David. .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7-06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10. Sepinwall, Alan. . The Star-Ledger. 2009-03-06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11. Weingus, Leigh. . Huffington Post. 2012-07-16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12. Rosenblum, Emma. . New York. 2009-03-13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13. Bianco, Robert. .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08-01-17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14. Storm, Jonathan. .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 2008-01-20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4).
  15. Garron, Barry.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08-01-16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需付费查阅
  16. Bowman, Donna. . The A.V. Club. 2008-01-22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2).
  17. Rose, Lacey; Hunt, Stacey Wilson.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2-07-11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8).
  18. O'Connell, Michael.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3-09-20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19. . Emmy Award. 2008-09-21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1).
  20. .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East. 2008-12-08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