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蜥属

角蜥属学名Phrynosoma)是角蜥科下的一。牠们的身体圆形,吻顿。背上及两侧有棘,这些棘都是变化了的鳞片,而头上有角。在北美洲共有14个物种,单在美国就有8种。在美国体型最大及分布最广的是德州角蜥

角蜥属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鬣蜥亚目 Iguania
科: 角蜥科 Phrynosomatidae
属: 角蜥属 Phrynosoma
Wiegmann, 1828

参见内文

特征

角蜥的形态像澳洲魔蜥,但却只是远亲。牠们之间也有一些独特的相似地方,如坐着等待猎物及猎食等,故牠们是趋同演化的好例子。

避免掠食

角蜥会使用多种方式来避免被掠食。牠们的颜色一般都是一种伪装。当受到威胁时,牠们会留在原地不动,以避免被发现。若威胁接近时,牠们会立即弹走,并突然停下,令掠食者视觉出现误差。若仍未能避开掠食者,牠们会膨胀身体,使其外观好像有很多角般,感觉难以下咽。

最少有4个物种能够在眼角射出达5呎远的血液[1][2][3]牠们会限制血液离开头部,用以增加血压及爆破近眼睛的细小血管。这样不单可以吓怕掠食者,而其血液的气味就犬科猫科来说是很难嗅的。不过,这种方式却对掠食性的鸟类没有作用。牠们很多时会将头仰向上,让其角直立,避免从空中来的掠食者抓着头部。

食性及衰落

红收获蚁占了大部份角蜥的食性60-90%。牠们也会吃白蚁甲虫蟋蟀草蜢及其他细小的昆虫

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及其他州份,角蜥已经濒危,并得到保护。德州角蜥已经减少了约30%,但却有回升的迹象。牠们衰落的原因主要是栖息地的破坏、其他南美洲入侵的蚁影响了红收获蚁的数量、与及过度使用杀虫剂等。[4]

物种

  • 大角蜥P. asio
  • 短尾角蜥P. braconnieri
  • 岛角蜥P. cerroense
  • 德州角蜥P. cornutum
  • 海岸角蜥P. coronatum
  • 岩角蜥P. ditmarsi
  • 短角蜥P. douglassii
  • 山短角蜥P. hernandesi
  • 扁尾角蜥P. mcallii
  • 圆尾角蜥P. modestum
圆尾角蜥沙漠角蜥之比较。
  • 山角蜥P. orbiculare
  • 沙漠角蜥P. platyrhinos
  • 太阳角蜥P. solare
  • 墨西哥角蜥P. taurus
  • 海湾角蜥P. wigginsi

参考

  1. Middendorf III, G.A.; Sherbrooke, W.C. & Braun, E.J. . The Southwestern Naturalist. 2001, 46 (3): 384–7.
  2. Sherbrooke, W.C. & Middendorf III, G.A. . Copeia. 2001, 2001 (4): 1114–22.
  3. Sherbrooke, W.C. & Middendorf III, G.A. . Copeia. 2004, 2004 (3): 652–8.
  4. . Science Daily. 2002-03-05 [201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外部链接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角蜥属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角蜥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