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焚之城

被焚之城波斯語),意思是「被燒毀的城市」,為一處青銅時代人類定居點的考古遺址,位於伊朗東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靠近阿富汗邊界附近。被焚之城在2014年6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1]

被焚之城
世界遗产
被焚之城
官方名稱(英文)
(法文)
位置 伊朗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 (ii) (iii) (iv)
参考编码1456
登录年份2014(第38屆會議
面积275公頃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坐標30°35′38″N 61°19′40″E
被焚之城在伊朗的位置
被焚之城
被焚之城在伊朗的位置

概要

被焚之城為一處位於伊朗東部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考古遺址,在伊朗靠近阿富汗邊界旁,赫爾曼德河流域接近其終點哈姆湖(為一個內流湖)的附近。被焚之城及其文明有5千年歷史,估計此地最早約在西元前3200年成為人類居住地,考古學家發現了西元前1800年的遺跡[2]

被焚之城是一處青銅時代遺址,其五個部分組成,包括中心區域、住宅區、工業區、歷史古跡與墓地[2]。遺址的西部是一個巨大的墓地,佔地25公頃。它包含25,000至40,000個古墓[3]。被焚之城在西元前1800年被廢棄之前,曾經被燒毀了3次[4]

被焚之城有四個文明階段,各階段概述如下:

階段 年代 定居地規模
I西元前3200~2800年10~20公頃
II西元前2800~2500年45公頃
III西元前2500~2300年100公頃
IV西元前2300~2100年

近代被焚之城是在1900年代初期,由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發現和調查[5][6]

1967年起,由毛里齊奧·托西(Maurizio Tosi)領導的義大利非洲與東方研究所義大利語)考古團隊在遺址進行挖掘,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1978年[7]。後續由伊朗文化遺產和旅遊組織團隊接手[8],後續的年份持續有文物被發現[9]

在文化意義上,阿富汗西部的赫爾曼德文明(Helmand Culture)年代約為西元前3世紀,學者認為其和被焚之城有關聯。赫爾曼德文明在西元前2500年至1900年間繁盛,並與印度河谷文明的繁榮時期相吻合,其年代對應被焚之城的第三和第四階段[10]

被焚之城代表5千年前的青銅時代人類在該地區具備高度的文明。在遺址中發現有樓梯的房屋、紡織、木材加工、鑲嵌、大理石加工、漁網編織、陶器、坐墊編織和金屬工具製造、供水系統、廢水排放系統,以及第一次腦部手術、世界上第一個義眼、第一個動畫概念[2]

特色出土文物

在被焚之城發現的陶器上繪製的圖案,發現其為動畫的分解動作,該物品目前收藏在伊朗國家博物館

世界第一個義眼

2006年12月,考古學家在被焚之城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義眼(人造眼球),它的形狀為半球形,直徑剛好超過2.5公分(1英寸),重量相當輕,材質可能是柏油的填充物。義眼的表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黃金,上面刻有一個中心圓(代表虹膜)和像太陽光線一樣圖案的金線。考古學家在一個墳墓中發現骨骸,是一位女性,發現時義眼在骷髏頭的左眼位置,由骨骸估計該位女性的身高為182公分(6英尺),比當時的普通女性高得多。在義眼的兩側都鑽有小孔,金線可以將小孔固定在眼球的適當位置。觀察骨骸的眼窩上有明顯的金線烙印,因此義眼是在其生前配戴過的。以這位女性的骨骸推算年代,約為西元前2900年至2800年之間[11]

世界第一個動畫概念

被焚之城出土的一個陶器,上面描繪著數個分解動作,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世界第一個展示動畫概念的案例[12]

其他

2014年12月,在遺址中發現了一個獨特的大理石杯[13]。2015年1月,發現了青銅時代裝飾有圖紙的皮革[14]

圖集

登録過程

登錄基準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 (iv)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15]

參考文獻

  1.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4-06-25 [202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2) (英语).
  2. . 伊朗文化遺產、手工藝品和旅遊組織部. 2014-06-25 [202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中文(中国大陆)).
  3. Sandro Salvatori And Massimo Vidale, Shahr-I Sokhta 1975-1978: Central Quarters Excavations: Preliminary Report, Istituto italiano per l'Africa e l'Oriente, 1997, ISBN 978-88-6323-145-8
  4. . Destination Iran Tours. [202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英语).
  5. Aurel Stein, Innermost As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Kansu and Eastern Iran, Clarendon Press, 1928
  6. Aurel Stein, An Archaeological Journey in Western Iran,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92, no. 4, pp. 313-342, 1938
  7. Maurizio Tosi, Excavations at Shahr-i Sokht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Second Campaign, September–December 1968, East and West, vol. 19/3-4, pp. 283-386, 1969
  8. S. M. S. Sajjadi et al., Excavations at Shahr-i Sokhta. First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s of the Graveyard, 1997-2000, Iran, vol. 41, pp. 21-97, 2003
  9. . archive.org. 2012-03-13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英语).
  10. Jarrige, J.-F., Didier, A. & Quivron, G. (2011) Shahr-i Sokhta and the Chronology of the Indo-Iranian Borderlan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aléorient 37 (2) : 7-34 academia.edu
  11. . foxnews.com. 2007-02-20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0).
  12. Foltz, Richard C.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6 [2020-03-04]. ISBN 9780199335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英语).
  13. . mehrnews.com. 2014-12-29 [202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2) (英语).
  14. . Archaeology Magazine. 2015-01-13 [202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1) (英语).
  15.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4) (英语).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被焚之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