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郡
历代变更 | |
設置 | 三國吳 |
使用状况 | 湖南省湘南縣 |
三國 | 衡陽郡 |
西晉 | 衡陽郡 |
東晉/十六國 | 衡陽郡 |
南北朝 | 衡陽郡(宋) 衡陽郡(齊) 衡陽郡(梁) 衡陽郡(陳) |
隋朝 | 衡州→衡山郡(607年) 改稱為衡州(621年) |
唐朝 | 衡州→衡陽郡(742年) 改稱為衡州(758年) |
建置沿革
人口
行政長官
衡陽太守(310年代—424年)
衡陽內史(424年—494年)
衡陽內史(495年—550年代)
衡陽內史(560年—589年)
衡陽郡太守(742年—758年)
- 苏务廉(743年)
- 王展(天宝年间)
國主
西晉長沙國(289年—291年,301年—303年,308年—311年)
長沙國(289年—291年,301年—303年,308年—311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沙王 | 厲王 | 司馬乂 | 289年—291年 | 晉武帝子 |
徙封常山,後復 | |||||
1 | 長沙王 | 厲王 | 司馬乂 | 301年—303年 | 晉武帝子 |
伏誅,國除;後復 | |||||
2 | 長沙王 | 司馬碩 | 308年—311年 | 司馬乂子 | |
沒於劉聰,國絕 |
南朝宋衡陽國(424年—479年)
衡陽國(424年—479年)丨食邑5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衡陽郡王 | 文王 | 劉義季 | 424年—447年 | 宋武帝第七子 |
2 | 衡陽郡王 | 恭王 | 劉嶷 | ?—463年 | 劉義季子 |
3 | 衡陽郡王 | 劉伯道 | ?—479年 | 劉嶷子 |
南朝齊衡陽國(479年—494年,495年—502年)
衡陽國(479年—494年,495年—502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衡陽郡王 | 元王 | 蕭道度 | 479年追封 | 齊宣帝長子 |
2 | 衡陽郡王 | 蕭鈞 | 479年—494年 | 蕭道度弟子 | |
3 | 衡陽郡王 | 蕭子峻 | 495年—498年 | 蕭道度弟孫 | |
4 | 衡陽郡王 | 蕭子坦 | 498年—502年 | 蕭道度弟孫 |
南朝齊衡陽國(494年—495年)
衡陽國(494年—495年) | |||||
以定策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衡陽郡開國公 | 蕭諶 | 494年—495年 | ||
伏誅,國除 |
參考文獻
-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 《三國志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 《晉書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 《太平广记 卷三百二十二 鬼七》
- 《华阳国志 卷十一 后贤志》
- 《晉書 卷五 帝紀第五》
-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 《高僧傳 卷二 耆域四》
-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 《宋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 《世说新语 文学》註引《续晋阳秋》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
- 《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 《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 《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一》
- 《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 《梁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六》
- 《梁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 《陳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 《陳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 《梁書 卷五 本紀第五》
- 《陳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 《陳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 《陳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 《陳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 《陳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 《陳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