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炎

虹膜炎(Iritis)是一种形式的前段葡萄膜炎,又称虹彩炎,指的是发炎的虹膜的眼睛,通常会急性发作,大部分会在6至8周内复元,发作时通常眼睛会红、痛,以及视力模糊[1]。发病时通常只发生在一眼。

Iritis
类型iris disease[*]anterior uveitis[*]疾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神经学
ICD-10H20.0
ICD-9-CM364.0

类型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虹膜炎:急性和慢性,他们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急性虹膜炎可以在几周内独立治愈。如果提供治疗,急性虹膜炎很快改善。慢性虹膜炎可以存在数月或数年才出现复发。慢性虹膜炎的治疗效果不像急性那样明显。慢性虹膜炎也伴随着高风险的视力严重受损。

临床症状

  • 眼眶周围疼痛
  • 畏光
  • 交感性畏光(当光线照射没发炎的眼时,发炎眼疼痛)
  • 视力朦胧模糊
  • 脸红眼,特别是靠近发炎的虹膜
  • 白血球蛋白质(造成了灰色或接近白色的薄雾,临床上称为耀斑)漏入前房
  • 粘黏(粘附虹膜或角膜)
  • 晕车

原因及合并症

虹膜炎通常继发于其他一些系统疾病,但可以是唯一明显的躯体症状。

并发症

虹膜炎的并发症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治疗

由于葡萄膜炎的病因比较复杂,所以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都会不同。如眼药水,可包括类固醇与散瞳剂,这些药水有助减少发炎与疼痛。如局部的药物治疗不足够处理,需要时会采用到眼睛周边的注射、口服或静脉注射方法。[1]

  • 类固醇消炎眼药水(如醋酸泼尼松龙):类固醇药物对葡萄膜炎有一定疗效,因它有抗炎功效,可以有效减轻葡萄膜炎或虹膜炎。但某些虹膜炎可能会依赖类固醇,如长期使用可减低人体的抵抗力。
  • 散瞳液(帮助防止粘黏,减少畏光):可以防止发生虹膜后黏连,减少日后发生青光眼的机会。此外,也可以解除或减少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痉挛,让它们休息,减轻疼痛。
  • 减压眼药水(如酒石酸溴莫尼定
  • 口服类固醇(如强的松
  • 结膜下注射类固醇
  • 激素保留剂,如甲氨喋呤(长时,慢性虹膜炎)


参考数据

  1. . 中大眼科 CUHK DOVS. 2018-08-23 [201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2)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